返回第 47 章(第2/4页)  亡朝不过如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所以十三姨马上架起照相机,立起镁光灯(点火bàozhà发光那种),准备给这声势浩大的场面来一张靓照。

    不幸的是,当镁光灯闪起的那一霎那,整条街的围观的群众及白莲教的教友们的目光都吸引到了十三姨和她的照相机上,当时因为十三姨是一个海归,所以她的衣着风格也非常的英lún,和满大街老百姓的清朝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后白莲教怒喊着要烧死十三姨这个假洋鬼子,纷纷冲来过来架起十三姨就往火堆跑。

    十三姨马上就要被烧死了,怎么办啊?不怕,主角是不会死的,所以黄飞鸿在关键时刻飞身而出英雄救美,以一敌百,佛山无影脚扫倒一大片,白莲教徒落荒而逃。

    然后还有一场戏,黄飞鸿作为宝芝林的代表出席中西医院jiāo流研讨会,会上西方各国的医生展示各种西医理论和实践,黄飞鸿也上台向洋医生门讲解中医的人体经络和针灸。

    场下的一名西医举手打报告说中医的人体经络其实就是他们所研究的神经系统,并且拿了一把锤子来敲打现场作示范模特的梁宽的膝盖骨,然后小腿通过神经反shè自动踢腿的试验(初中生物课都做过)。

    黄飞鸿看了之后笑笑说,我只要用针扎住外关、零泣两个穴位,你再敲他的腿也不会踢了,待黄飞鸿施针完毕,果然如此,正当一众西医惊愕于中医的精妙之时,一支箭从窗外shè进,直穿上台敲神经元的西医胸口,当场毙命。然后现场大乱,白莲教再次杀入。

    当时香港电影公司投资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没到1997,所以剧情的编写一定程度上也偏向了英国方面的统治精神,不免把白莲教、义和团之类描绘成扰乱社会秩序、滥杀无辜的反动分子。但影片中的几个场景就是当时中国社会义和团运动的缩影,也反映出义和团这种组织所开展的活动主要就是通过暴力手段来反对各种外国势力的入侵,包括军事、政治、宗教、文化、科学、医疗等等。

    其实严格来说,义和团并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组织,不像太平天国那样有一个固定的首领和严密的等级制度,因为它的影响力比较大,许多组织也通过打起义和团的名头拉拢百姓入团参与反对洋人的运动,他们的口号也种类繁多,比如山东和江苏地区的口号的“兴华灭洋”,四川地区的口号是“顺清灭洋”,湖北地区的口号的“保清灭洋”,京津地区的“扶清灭洋”最后成为了全国义和团组织的统一口号。

    无论口号怎么变,我们都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根本目的就是“灭洋”,把来自于外国的各种入侵都消灭掉,这种做法使外国人在华安全问题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你想想,像十三姨这种衣着风格有点洋气的中国人都被他们吵着要烧掉,治病救人的西医也杀掉,这就说明当时的义和团的反洋运动已经近乎于盲目的状态,这种暴力手段是不明智的,容易误导社会的正确价值取向的。

    尽管义和团的口号前两个字都向清朝政府表示了自己的忠心,甚至也拉拢了一大批小地主、政府官员和部队士兵参与其中,但迫于外国入侵势力的压力,清朝政府还是在各地开展了镇压义和团的行动。当时的清政府势力主要握在了慈禧的手上,慈禧对洋人的入侵使她不能过安稳日子是非常痛恨的,而义和团的“扶清灭洋”指导思想也非常符合慈禧的口味,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是表面上镇压,私底下招抚,暗中还给活动经费什么的,想来一招借刀杀人,通过民间的力量去击退洋人的入侵。

    当然,民间始终是民间,历朝历代的灭亡多毁于百姓起义,义和团的声势如此浩大,清朝对其也是有所忌惮的,所以在纵容义和团这个问题上也非常小心翼翼,总是把握好一个尺度,不要反受其害。

    清朝的这种态度直接导致了义和团活动的四起,当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