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若即若离(第2/3页)  倾城帝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王爷兄长?”

    “正是。”桓恪似也未料到他刚开口便被我打断,很快明白我惊讶原因:“胡汝建国不久,伶月帝姬不知也是正常。是桓恪疏忽,应提早告知伶月帝姬的。”

    脸红摇头,我颇有些难堪:“确是伶月孤陋寡闻。”这回答却有些欲盖弥彰。我只道桓恪是因战功显赫破例封王,竟全未向皇室宗亲这一层上想过。且因胡汝建立至今不过经历两朝,又处西方险峻之地,我也确实不甚了解,当下真有些羞赧。

    一边宗政煦缓缓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我示意桓恪继续,他却像是看透我心中所想,先轻言一句他皇兄名为桓钧烈,这才顺而叙述。果如我所料,桓钧烈虽意欲扩张版图,但对于倾胡汝全力攻打凉鸿决然否定,纵使桓恪一再劝说作保,也丝毫不为所动。

    胡汝朝中更有桓恪叔父,摄政王桓评,此人生性多疑,因桓恪多次提及此事心有猜忌,上书桓钧烈参奏桓恪意在通敌卖国。桓钧烈虽不致全信却也半信半疑,就此寻机降桓恪骠骑将军之级为抚军大将军。桓评趁机派人暗中监视桓恪欲抓把柄,桓恪很是费了些工夫才得以脱身,只是也不能离开太久。

    “是桓恪自己处理不周,与伶月帝姬无关。”又一眼看穿我要说什么,桓恪轻笑,自信如初见:“事在人为,瓜熟蒂落之期尚远。还请伶月帝姬助桓恪一臂之力。”

    “在所不辞。”我也浅笑,随即又皱眉:“伶月知道平州王之意是想要伶月自己去同胡汝皇帝陈明利弊,此事不难。难处在于……”

    “难处在于如何将帝姬送至胡汝。”一边久久沉默的宗政煦蓦然开口,嘴角噙笑,志在必得:“若于昔日此事确实不易,可于如今,”他含笑看我,“想要伶月帝姬名扬天下,易如反掌。”

    时至六月中旬,却已有了些七月流火的味道。方换了一身紫纱襌衣,梳了双螺髻减些燥热,曲终却在此时推门进来,语中惊喜满满:“帝姬!快去依柳池,漫天柳絮可漂亮了!”

    “柳絮?”我奇怪,曲终却已按捺不住,平时笑闹惯了的,直接上前拉着我出门,“是啊是啊,趁现下还没人去,咱们赶快先一饱眼福!”

    能远远望见依柳池时,空中便已有极少白色飞絮飘来,一路渐行渐多。走至池边,曲终感叹出声,我也情不自禁睁大双眼。繁而不密,轻而不乱,这些飞絮源头似在更远处,更添一丝神秘幽然。

    “好一场六月白雪。令姜真乃神来之笔。”我走近身畔一棵柳树,挑起一条柳枝细细看了看,转头对发呆的曲终轻笑:“可惜,此景却并非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我将那两字特意咬重,曲终怎会听不出来。走到我身边也看那柳枝,似乎明白了什么,曲终也看向远处:“这不是柳絮啊……是杨絮,对不对?”

    我浅笑点头,眼角余光却突然瞥见一个人影,忙转身定睛,却是孟烨寒。上前招呼又无话语,视而不见不免尴尬,我望着也看着我不动的孟烨寒,只得浅浅福身礼见,轻声对曲终说了声走吧,转身欲离。

    未走几步,他果然发声,不得已停下脚步,转回身他已走近。

    “伶月帝姬博学多识,才学自然不在谢道韫之下。”孟烨寒清冷开口,我却突兀想起那晚深夜烛火,灯影幢幢,那人曾笑言我有咏絮之才。心猛然间悸动慌张,我忙低了头掩去神色:“三皇子殿下谬赞。”

    几乎未有停歇,我急急继续道:“伶月身有不适,便不扫三皇子殿下雅兴,先行一步。”言罢再度行礼。

    然而这次孟烨寒未给我全转过身的机会。一步跨到我侧身之处,正又与我对视,不顾我吃惊意外,他嘴角又出现熟悉冷笑:“伶月帝姬急于回宫,是因身子不爽还是因要准备为宗政煦庆功,你我心知肚明,何必多此一举。”

    “庆功?”我颦眉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