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2 章(第1/4页)  星光伴我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里,可是高手的家乡哪。高手给我们介绍过很多这里的旅游景点和风味小吃。在之前,我们也参观了这里的海军博物院,去那些曾经跟随着新中国一同成长的第一代、第二代军舰上参观,去看我们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去那艘有着光荣历史的报废的潜艇上参观。

    而在战前动员会上,联合训练大队还从威海请来了一位老海军军人为我们动员。令人惊讶的是,这位老海军军人,新中国第一代海军军人,竟然是李珊然的爷爷。

    老人家已经八十高龄了,穿着山东当地农村老人流行穿的黑色中山装式的衣服,干瘪瘦削的身材就像是被接近风干了的化石。他的眼神还很清亮,这显得他十分有神彩。

    老人家身上一件勋章也没有挂,入场后只是冲我们点头微笑,在扬珊的引见下坐在了主席台当中。李珊然则在趁机不住地拍照。

    联训大队领导简单介绍后,说老人自各个参与远航的单位一路走来,这已经是第四场报告会了,老人家不容易。大家鼓掌欢迎革命老前辈为我们做报告。

    老人jiāo给扬珊一张相片,用投影仪放大投shè出来。那是一张黑白相片,相片上是一名英俊的年轻海军士兵,端着冲qiāngqiāng,精神抖擞地站在大海边的悬崖上。

    老人笑笑说,我叫李保国,今年80岁,1945年入伍,**党员。参加过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斗,当时隶属解放军十三纵队,1949年海军成立后,转隶为新中国第一代海军,以海军陆战队员的身份,参加过支援朝鲜战争的船舶保卫任务。这张相片是刚成为海军时照的,当时我还不到20岁,用你们现在的话说,那时可是个帅小伙。我于1952年退伍。新中国的海军现在要实行环球远航任务啦,这可是件大喜事。

    李保国老人家那天说了很多,充满了自豪和对我们的期待。老人不是开国元勋,没有成为战争胜利后权柄一方的官员,只是名在战场上幸存下来的普通一兵,他的话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老人很亲切。诗琳。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拿出一件怀表来,让我们上前参观。怀表的链子和表身都是铜制的,但由于年代久远,铜色已经很灰暗。表壳透明,里面白色表盘上的阿拉伯数字依然清晰,沾着一些细小的尘埃。再仔细地观察,表盘里面几行字都是英文,中央有一行字,写的是“MADEINSWISS”。怀表顶上有一个皇冠式的按钮。老人转动了一下,怀表的指针竟然走了起来,走得还十分精确。

    诗琳,我不禁有些吃惊了,竟然还是瑞士产的怀表,即使在现代社会,瑞士名表也往往卖得很贵。而瑞士原产的古董怀表,在收藏家眼里,更是名贵了。

    老人说,在解放了上海的时候,他想着在退伍后,要给他的妻子买一件礼物。最终花掉了他当兵来积攒下来的所有津贴,自洋租界里买下了这个洋玩意。回去探亲时,被自己的妻子好一顿数落,但即使是数落,他也感觉到,那农村的妻子,是很快乐的。

    诗琳,听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子里禁不住构想起他们的故事来。六十年前解放前的山东农民士兵,竟然也有着如斯浪漫的情怀,可见爱是人类与生俱来并发挥着永久的魅力的东西呵。这种东西,不能言传,只能意会。

    我相信,像那位老人一样爱着自己妻子的军人们,在那样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必定是极爱着自己即将建立的国家并愿为之抛头洒血的。

    心中有爱,心中便有国家。

    诗琳,这封信写到一半,由于航前行程的安排,不得不停下了。

    再度给你写这封信的后半段的时候,我正处身于南航在我国东海的补给舰“太仓号”上。我们的环球远航舰队已经于今天上午九时自青岛军港正式启航了,首站的目的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