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1/4页)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了三年仗,死伤的士卒没有十万也有八万,而且现在各路诸侯都在闹分家,你这样打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赵高素来阿谀奉承,眼下事情紧急,他也怕没法跟秦二世jiāo代,惹来杀身之祸,所以一定会想办法诛杀将军来推脱责任。如今有功是死,无功也是一死。况且上天要灭亡秦朝,将军为何不倒戈,联合诸侯共同伐秦?”

    章邯看完信动摇了,权衡了一番还是派出了使者打算与项羽订立和约。可和约还没订呢,项羽派蒲将军渡过三户津(河北临漳县漳河上的一个渡口),再次与秦军jiāo战并取得了胜利。项羽率领全部大军在污水(在临漳县西的一条河流)攻击秦军,秦军大败。这下章邯也不端着架子了,直接找到项羽无条件投降,于是项羽接受了章邯的请求,并且封他为雍王,将他安置在楚军之中;让司马欣担任降军的上将军,率领投降的秦军继续向西行进。项羽率领着各路诸侯的军队紧随其后,向关中进发。

    于是巨鹿之战以项羽的取胜画上圆满的句号,这场历时将近一年的战争让项羽扬名天下,也宣告着他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会得到更多的利益,巨鹿一战中,当时不只楚国的救兵到了,各路诸侯派出的救兵也都到了,但是他们都在“坐山观虎斗”,不敢对秦军下手,都在看到底是项羽赢还是秦军赢,好选择战队。巨鹿之战后,项羽理所当然地成为诸侯军的统帅。

    千里远征,刘邦攻下咸阳

    刘邦在投奔景驹的时候,遇到了另一个义军领袖张良。张良与刘邦二人见面后,一jiāo谈,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张良放弃投奔景驹的念头,直接投奔到刘邦这边。

    张良,字子房,西汉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被封留侯,谥文成侯。张良出身贵族,祖父张开地是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哀王时期的相国,父亲张平是韩厘王、韩悼惠王时期的相国。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他遣散三百家僮,弟亡不葬,倾家dàng产收买了一个刺客,发誓要为韩报仇。不过张良选择报仇的方式简直让人大跌眼镜,他找来了一个大力士,拿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始皇帝巡游东方的时候,俩人悄悄在路边做了埋伏,在博浪沙(古地名、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袭击秦始皇,结果一锤子砸下去把马车砸了个粉碎,秦始皇却不在这辆马车上。张良改名换姓一路逃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躲了起来。

    据说张良在下邳逃亡时,曾经在一座桥上遇到一个穿粗布短衣的老头,老头让张良捡了三次鞋,送了他一本《太公兵法》。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在下邳聚集了少年百余人起事,但规模实在是太小了,他也想找个东家投靠,本来想去投靠景驹,结果遇到了刘邦。其后刘邦投奔了项梁,张良也成了项梁的部下。项梁军队壮大后,张良不忘复兴韩国,忙对项梁提议说:你立了楚王的后裔为王,也应该立韩王的后裔为王,借以多树党羽。项梁一口应承,命人找到韩王成,立为韩王,并以张良为司徒(相当于丞相)。张良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挥师收复韩地(指战国时韩国地盘),游兵于颍川附近,时而攻取数城,时而又被秦兵夺回,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

    项梁被杀后,楚怀王把吕臣和项羽的军队进行了合并,任命刘邦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率领砀郡兵马;把项羽封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将吕臣任命为司徒,并将其父亲吕青任命为令尹。楚怀王接到赵王的求救信后,经过商议后答应救赵,但为了分散秦军力量,决定派一支部队西向直接攻秦。当时由于秦军军势正壮,楚国上下皆不看好西征,都不愿意领军西征。于是他们推举刘邦为西征军统帅西征,借口是刘邦为人宽厚,可以减少西进阻力。为了激发刘邦西征的积极xìng,还做了这样一个约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