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二章 天狗还是哮天犬(第1/2页)  裁决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莫小川猜到了这次来万州的百鬼一脉肯定不是什么简单角色,甚至很可能比当初的荒川之主更强。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来的竟然是这一位。

    倒不是说对方的实力已经强大到了惊天地泣鬼神,足以让莫小川退避三舍的程度,而是因为这位的名气着实有些太盛。

    哪怕将之誉为岛国传说中最著名的妖怪也丝毫不过分!

    不是别人。

    正是,大天狗!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天狗这个概念,或者说传说,最早的起源当然是从我大天朝开始的。

    在最早的时候,天狗其实指的是一种天文现象。

    或者更准确的来说,指的是流星。

    《史记》中便曾有载:“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

    随后这个说法就流传到岛国去了,在《岛国书纪》的舒明天皇条中,便有类似的说法。

    “流星地雷,天狗也。”

    当时在岛国出现了不知道是几百年难遇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星座的流星划过天际,并伴随着阵阵雷鸣,老百姓们都正忙着许愿呢,结果一个岛国的僧人就跑出来说,这玩意儿不是流星,而是天狗,还说这天狗的叫声就是跟雷鸣一样儿一样儿的。

    于是从那之后,在岛国天狗就变成了流星的代名词。

    然而,从此以后的两百余年,天狗的传说便突然从岛国的各种文献中彻底消失了,仿佛有着什么莫大的忌讳,让人们再不敢提及。

    直到平安中期,一本叫做《宇津保物语》的传说故事里,才重新出现了天狗一词。

    只不过历经两百余年的进化与革新,这一次的天狗,已经完全从我国的流星传说形象中脱离出来,变成了一位能够在山林中奏响绝美琴声的翩翩少年。

    随后到了平安末期,岛国又出现了一本名为《今昔物语集》的佛教说话集,这本书的根本宗旨,当然是为了宣扬佛法,而在这个时候,天狗就化身为了一种反佛法性质的妖怪,所作所为均为了阻碍佛法的传播。

    这个时候的天狗便拥有了鸟的原型,长者鸟嘴c鸟爪,以及一双遮天蔽月的长翼,恐怖骇人。

    伴随着佛法的传播,当时岛国很多著名寺院的高僧便有了贵族的支持,就此变得傲慢无礼,失去了僧人的本分,据说这样的僧人便无法成佛,只能堕入魔道成为天狗。

    在儒家心中,但凡天现异象,便是老天爷对于当权者,或者说是对于皇帝的警告,敦促其对自己的德行加以更正,否则天命就会转移,改朝换代便在情理之中。

    天狗的出现,便是天命更改的征兆之一。

    意味着可能会有人揭竿而起,从而导致江山易主。

    曾经杜甫便写过一首《天狗赋》,用天狗隐喻安禄山,可惜皇帝表示不听不听

    于是便有了安史之乱。

    在源远流长的华夏历史中,每到改朝换代之时,新的当权者便往往会利用这种天命更迭的思想,将自己这种“易姓夺权”的行为合法化,以获得天下归心。

    然而岛国在这一点上却有所不同。

    天皇被认为是神的后代,万世一系,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岛国的当权者当然是不能认同这种天命的思想的。

    更需得禁止人们对所谓异象征兆的评论。

    这也就是为什么,天狗传说在《岛国书纪》出现后的两百年时间内被雪藏的真正原因。

    后岛国进入中世时代,战乱四起,夺权的武士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再次将我朝的天命思想引入本土,于是天狗就这么重生了。

    当然,这里的天狗还属于一种传说,跟《山海经》中的后裔射日c精卫填海差不多,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