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7 章(第1/4页)  大辽英后萧绰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家谷口支援吧!”

    “玉儿,你”

    “父亲,你一直教诲儿子要做一个勇敢无畏的军人。如今国难当头,父命堪危,儿子当当七尺男儿,受国家俸禄,父母精血,如何能够独活呢!弟弟们年纪尚小,但儿子得父亲言传身教,已经可以上阵杀敌,就让儿子和父亲一起吧!”

    杨业还想说什么,却听见妻子折氏也劝说:“夫君,就让玉儿协助你吧,这样我跟孩子们也放心一些。再说,玉儿只是在陈家谷口行援,夫君赶到之后,你们父子合力突围,定能安全返回。”其实折氏还有没说出口的担心,她担心潘美不在陈家谷口支援,有杨延玉在一旁,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杨业见妻儿都如此坚定,只得喟然一叹,无奈点了点头。他不是不相信儿子的能力,只是他心里却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

    第二日,在潘美的军帐里,众人按照王的计划,决定带领本部兵马从石峡路(靠近代州)趋近朔州。潘美说完,环视众将,问道:“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杨业见无人说话,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站起身说道:“臣有话说。潘将军,这次行动一定对我们不利。我本是太原降将,按理应当处死。皇上没有杀我,还恩宠我让我做了将帅,jiāo给我兵权。我提出避敌锋芒的意见,不是我放过敌人不去攻击,只是想等时机,准备立军功来报效国家。现在诸位责怪我临阵逃避,我杨业只好先于诸公战死了。”说到这里,杨业的眼眶已微微泛红,他指着地图上的陈家谷口说,“杨业只有一个请求,请将军安排各路军马和我的儿子杨延玉在这里摆开步兵和弓箭,作为我的左右翼来支援,等我转战到这里,就用步兵夹击敌人。否则,我部下的所有将士就会全部葬身!”

    见杨业言辞恳切,似乎抱着必死的决心,潘美脸上也有些讪讪。他听杨业说的有道理,于是便安排王领麾下将士在陈家谷口列阵设伏。王觉得杨业小题大做,本不乐意,但既然主帅潘美下的命令,自己也只好领命。

    和杨业预料的一样,他率领军队一出石峡路就被耶律斜轸侦察到,于是耶律斜轸当即派遣萧怀义率精锐安排伏兵,自己则自帅部分老弱做迎战态势。杨业纵横沙场数十年,一看辽军的阵势就知道其为诱敌之策,但事已至此,他已无后路可退,明知是陷阱,却也得冲过去。于是杨业挥舞这着他的金刀,领兵向辽军掩杀过去,却没认出来,辽军的首领正是几年前与他在涿州把酒言欢的契丹勇士。杨业的举动正中耶律斜轸下怀,他一面假装逃跑,一面将杨业引到萧怀义布伏的地方。

    忽然间,杀声四起,萧怀义带着精锐向杨业冲杀过来,杨业不敌,只得且战且退,从日中一直厮杀到日暮,艰难地一步步将辽军引入陈家谷口。当杨业挂着满身伤痕,领着手下拼死赶到陈家谷口的时候,却发现谷中异常安静。两边的耸起的峭壁上只有乌鸦不时飞过的身影,却看不到援兵的影子。杨业心一沉,他最担心的情况发生了。他令手下人在谷中放声呼叫,却只听见空旷的回声。忽然,从不远处传来马蹄声,杨业目光一闪,却倏地暗下是儿子杨延玉。杨延玉一路疾驰,还未到父亲身前就从马上滚下。只见他头发凌乱,双眼血红,几步跑到杨业马下跪下哭道:”父亲,儿子无用,潘美、王早就带兵跑了!”

    ☆、杨业之难(二)

    虽然预料到这样的结果,杨业还是浑身微微颤抖,问道:“你说什么,跑了?”

    杨延玉哭着说:“跑了。本来儿子和王一起在这里驻守,等待父亲的消息。王派人在托罗台观望,等了几个小时也不见父亲的身影。王说必是父亲打了胜仗,去追击敌人了,才没有退守到这里。儿子觉得可疑,想同他争辩,却看见他进了潘美的军帐。我在外面听见王对潘美说,‘将军,辽军已经被打退,此时正是大败辽军的时刻。你我幸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