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 章(第1/4页)  大辽英后萧绰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什么事?”耶律贤冷眼问道。

    “恢复钟院。鸣冤鼓这一制度始于汉,太宗的时候传入我朝,可惜被先皇取消了。在下认为这是一个必须保留的制度,穷人人微言轻,钟院给了他们击鼓鸣冤的机会。若是连这点‘特权’也取消了,那真是让人心寒啊。”室本想说汉人,话到嘴边却改了口。

    耶律贤重重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好,这个我还真的没想到。高勋,明天就告诉韩匡嗣,把上京留守衙门门口的鸣冤鼓架起来!”高勋虽然心里不乐意,但也只能领旨。

    耶律贤点点头长舒一口气,不由得信心倍增。赵宋自从去年攻打刘汉不成后,似乎就改变了扩张的策略,只积极向南推进,对大辽更有示好的意思。对于大辽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休养生息、改革积累的时机。这样下去,不出五年,大辽会是另一番风貌。耶律贤从窗户望出去,仿佛繁华喧闹的上京就在眼前。

    一阵凉风刮过,耶律贤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室紧张地问道:“公子,再饮几杯热茶暖暖身吧?”耶律贤微微一笑:“今天听你一言,我心已暖啊!”萧思温见时机已到,凑到耶律贤面前小声说道:“皇上 ,老臣有一个不情之请。今天皇上雷厉风行,一下子定了这许多大事,室更是有幸替皇上排忧解难。只是...如今他还是五品翰林,有言‘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虽有皇上旨意,恐怕...办起事来...还是不方便。”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耶律贤,他哈哈一些,扶着额头说:“提醒的是,提醒的是,封室为枢密院承旨,兼任政事舍人,专掌传宣诏命,如何?”室诚惶诚恐,赶忙谢恩,却没有留意到一旁高勋yīn沉的面孔。耶律贤看了看天色,伸了伸胳膊,觉得心情开朗许多,对众人说道:“时辰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半天光景,萧燕燕一直在一旁默默倾听,室的话有些她在府里听父亲说过,有些也是第一次听到。尽管很多内容她还不能明白,但还是对这个室另眼相看,同时也对皇上改革的决心赞叹不已。只是从父亲讳莫如深的笑容中,她隐隐觉得,今天发生的一切和父亲有着莫大的关系。

    ☆、赵王提亲

    耶律贤得了室,如获至宝。大辽向来多武将,耶律休哥、耶律沙、耶律喜隐,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猛将,却缺少治世之能臣。如今有了室,耶律贤简直是如虎添翼。因此他微服回宫后,圣旨就一道一道地下来。从拜孔庙到开国子监,从丈量耕地到置钟院,上到萧思温、室,下到县令县丞,都忙碌起来。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高勋却告了病。此时,他正斜靠在厅堂的卧榻上,虽然额头上顶着湿巾,眼睛却幽幽地盯着香炉里升起的白烟,心里犯着琢磨。当初保耶律贤登基,明明自己是头号功臣,可风头却都让萧思温抢了去。北府宰相兼北枢密院密使,如今女儿成了皇后,萧思温又封了魏王,好大的威风。虽然自己也升了官,可处处还要看萧思温的脸色,想往朝廷里塞几个自己人,他就推三阻四的,自己的门生就没少安排,明明就是过河拆桥。想到这里,高勋登时眼睛一亮,他怎么想都觉得那日皇上微服偶遇室,根本就是萧思温和室一手安排的好戏!虽然室现在还只是枢密院承旨,可皇上日日召见,事事咨询,风头完全盖过了自己这个南枢密院密使,谁知道哪天会不会把自己给顶了。这么想着,高勋气愤地摘下了额头上的湿巾,往榻上一扔。

    正此时,家奴来报,禁军统领女里和北枢密院副使萧海只来探望,高勋连忙将湿巾盖在额上,闭眼做休息状。女里原只是个训马小底,后来被耶律贤收到府中。因为马上功夫了得,又曾经护驾前往怀洲助耶律贤登基,所以被耶律贤封为禁军统领,虽然他非贵族,却被视为皇上的心腹。女里身着戎装,腰系佩剑,耳坠铜环,传统的髡发上带着圆顶毡帽,一双小圆眼睛滴溜溜地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