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朱廵结义(第1/4页)  天飞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东方燕有个哥哥名叫东方诀。东方诀最近在北平结识了一个新朋友名叫朱廵。

    朱廵是宁王朱权的儿子,幼年时经常得病,朱权派人四处求医问诊,中药不知道吃了多少副,但朱廵依旧是疾病缠身,朱权对此感到束手无策。

    有一天,一个道士路过宁王府,替朱廵看了命相之后对朱权说道,朱廵生有富贵之相,但年少时期的命格坎坷,需过继给一个朱门显贵之人方可确保一生平安。朱权左右寻思,觉得与他封地相邻的燕王朱棣比较合适,于是就把朱廵过继给了他的叔父朱棣。此时朱廵只有三岁,而燕王朱棣也风华正茂,当时只有23岁。过继之时,朱棣对朱廵非常喜爱,赠送了几箱礼物给他。在这些礼物中有一个乐器,名唤忘月萧,朱廵后来对它非常喜爱,一直随身携带,成了他的贴身信物。

    过继之后,朱廵的病情果然明显好转,但由于朱权对朱廵难以割舍,所以朱廵仍然是在宁王府里长大的。朱权后来命人煮一些营养丰富的保健汤药给朱廵吃,并请来几位武术教练教朱廵习武健身。自此以后,朱廵不仅没生过什么大病,反而筋骨长得越来越健壮。

    至于朱廵现在为什么在北平,这还得从他他的义父朱棣说起。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从小的时候聪明好动,为人比较机智。十岁的时候,朱元璋册封朱棣为燕王,二十岁的时候,朱棣正式上任治理北平。三十岁的时候,蒙古的乃儿不花侵犯明朝边界,朱棣和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晋王朱棡一同前往征讨。朱棡感到害怕,行军缓慢,不敢与乃儿不花发生正面冲突。朱棣则表现的十分勇敢,带领军队加速前进,在迤都山将乃儿不花一网打尽,大获全胜。朱元璋对朱棣的行为感到非常高兴,以后就经常让朱棣带兵出征,朱棣因此在朝廷之中威名大振。长期的政治军事生涯使朱棣积累了一定的斗争经验,也让朱棣学会了”事异则备变”c“推诚任人”的思想。

    洪武三十一年,朱棣三十八岁了。这年闰五月,他的父亲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朱棣为人孝谨,听说朱元璋去世,朱棣伤心不已,打算从北平前往南京奔丧。然而朱允炆此时登基不久,政权尚不稳固,各路亲王又拥兵自重,朱允炆对此忌惮不已,于是诏令诸王留在自己的封地,不许到京城来。朱棣听到这道诏令才取消了奔丧计划。

    各路亲王之所以能够拥兵自重,这跟明初的体制有关。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每个护卫的人数在三千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藩王一般倾向于增加兵力,所以每个藩王手上的军队大概有五万多人。

    在这些藩王中,有九个藩王,分别是秦王c庆王c肃王c晋王c代王c谷王c燕王c辽王c宁王,他们担负着更为繁重的守护边界的任务,因此手上掌握住更多的兵权。在这九个藩王中,以燕王和晋王的势力最大,他们各自带有十余万军队。但公认的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却是宁王朱权,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看似兵力没有燕王和晋王多,但他手上却有一支当年最为强大的武装朵颜三卫。

    朱元璋的葬礼各路亲王都没有来,因而并没有发生什么动乱。然而诸位亲王手上的兵权,一直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一块心病,朱允炆对此苦恼不已。

    朱允炆登基以后,提拔了三位心腹官员,他们分别是兵部尚书齐泰c翰林学士黄子澄c翰林侍讲方孝儒,这三个人组成了朱允炆的智囊团,同参军国事。

    如今朱允炆遇到了疑难问题,自然会找他们商量。齐泰和黄子澄士谏言朱允炆削藩,找借口将各路亲王的兵权解除掉,朱允炆对这个建议表示赞成。

    朱元璋晚年的时候,长子太子朱标c次子秦王朱樉c三子晋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