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李庄蓝图(第1/2页)  中年莫蹉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永涛回省城后,张春雷对于李庄未来的发展规划,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以佳明公司的特种种植为依托,发展生态农业;充分挖掘狗脊骨树的历史c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以永涛未来的服装公司为引领,在村东头打造一个小型产业园区,吸引像永涛这样的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让李庄人不出家门,就可以打工挣钱。而把这个宏伟蓝图变做现实的关键就是佳明公司的特种农业种植。想到这里,张春雷觉得应该找赵佳明好好沟通一下。

    赵佳明这一段时间经常在李庄。一下子流转了近两千亩的地,让他既兴奋又感到了压力。这么多地,前期投入很大:平整土地,修路c打井,化肥,种子c人工费千头万绪。张春雷来找他时,他正和公司的专家讨论具体种植哪些特色农产品。见张春雷来了,赵佳明连忙说:“正好,张书记,你也来了,说说你的看法。张春雷说我来找你就是有些新想法。“说说你的高见?”“赵总,我觉得咱们应该把产业链拉长,不能光种植,卖出去。李庄的狗脊骨树可是全世界唯一的稀有树种,我想能不能和咱公司的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发展乡村旅游。”赵佳明一听,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来了兴趣:“你详细说说,我们刚才正讨论秋季种什么呢?”“具体的还没细想,有个大致的思路:我觉得现代都市人向往乡野风光和田园生活,重视食品安全。可以让他们来李庄采摘,观光,住农家院,吃农家饭c看狗脊骨树”张春雷越说越兴奋。赵佳明是个在生意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人,听了张春雷的想法,也觉得是个路子。“我原来只想搞特种种植,你这么一说,还真可以试试。我们准备种黑番茄c水果玉米这些新特产品,还真有看点。”张春雷分析道:“农业产业园规划的要高,基础设施要完善,种植的农产品要丰富。”不知不觉间,天已经黑了。

    回到学校自己的住室,张春雷打开煤气灶开始煮方便面。自从驻村以来,方便面成了他的主食。鸡蛋配葱花用油炒了一下,添好水。七八分钟后,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就做好了。单身汉的生活就是这样简单!填饱肚子后,张春雷打开电脑,草拟李庄的发展规划。边写边思索,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多字。他自己也感到奇怪:以前在机关写材料时,要么搜肠刮肚也感到无从下手;要么现学现卖,照着上级文件抄下来,把市改成县,县改成农机局,写的自己都恶心难受。可今天怎么写得这么顺畅呢?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看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呀!

    永涛的服装厂设备也从省城运回来。厂还没有建,只好放到自己家里。他家有的是地方:两层的小楼只有李国胜老两口住。一回到家,永涛就来找张春雷。目前,他最迫切的找好场地,把服装厂赶快建起来。“张书记,我可是被你‘忽悠’回来了!”永涛开着玩笑。“放心,永涛,在咱村你会发展的更好。我看过了,村东头临公路,我和你爸他们商量计划在那里建一个咱李庄的产业区。正好,你回来了!我草拟个方案,你看看。”李永涛接过方案,认真的看起来。时而点头,时而表情严肃,时而沉思。“张书记,有一个问题你可能没想到:咱李庄一共有2100亩地,1800亩地已经流转给了佳明公司。村东的地是村民的自留地,也是他们仅剩的地啦。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虽然年轻人在外打工,不少地块撂荒,可在村民的意识中,土地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踏实。再在这里建厂,他们愿意吗?永涛说出了他的顾虑。”“也不是全部征用,用到谁的地给他们租金,地的经营权还是他们的。我想有了流转土地给佳明公司的先例,大家会接受的。”永涛点了点头:“张书记,我们村西边还有一条涡河呢?里面还有不少野生鱼,方圆几十里的都来这里钓鱼。河堤上长着成片的洋槐村,榆树,咱发展乡村旅游都可以利用上呀!让城里人钓钓鱼c摘槐花,摘榆钱”张春雷高兴的跳了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