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3章 定邦之策(第1/2页)  放开那女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放开那女皇最新章节!

    “大宋气数已尽,新朝当立!从今天开始,你不再是赵甄,也不再是皇后,以襄州为根基,建设新朝,你就是开朝第一位女皇帝!”

    “什么?!”

    虽然李更云已经为赵甄灌输了许多关于放弃个人而为天下苍生为重的理念,但是这一次,李更云开口就是要让她重新建立朝廷,放弃大宋旧朝。这个建议直接让赵甄感觉到不可思议,她惊诧万分的看着李更云问道:“你是说让我改朝换代,不再以光复大宋为己任?这样做,那岂不是会成为众矢之的吗?”

    “众矢之的?!”李更云冷然一笑,古语有云,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窃天下者君王。大宋皇城之所以会被北元如此轻易攻下,除了百里奚一家的通敌叛国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大宋皇帝刘宇近些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国库空虚就想到用苛捐杂税的方法填补国库,从而使得他能够放浪形骸,肆意挥霍。

    大宋向来重文轻武,自太祖时起,就对武官有诸多限制,许多武官都选择了投戎从文,导致军中无良将,朝中无贤臣,面对北元的壮大,大宋君主不为所动,从而使得这些年来北元在北方迅速成长,也就助长了他们的野心,埋下了大宋被灭,中原被夺的恶果。而在南方,由于大宋严苛的税赋,直接导致大量的宋名出逃到南楚,也有许多宋臣逃到了南楚,从而壮大了南楚的军事和政治力量,这就导致胶州和夷州两州的军队数量总数居然没有三万,而百姓的人数也是极速减少。

    “大宋积弱,病入膏肓,此病深入骨髓,大宋已经没得救了,我们如果依旧抱元守缺,恐怕难逃倾覆之危。如今方通叛乱刚刚平定,襄州内部军心和民心尚且有些浮动,如果我们不能让襄州的百姓和士兵们看到未来的希望,那么他们的士气会一直低迷不振。所以你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军抵税。三口之家一人参军,全家免除赋税,五口之家一人参军,全家赋税减半。税法实行十一制!”

    “第二,发展商贸,襄州地处内陆,但是有三江环绕,可谓土地丰沃,粮食产量相当不错。当然最重要的是襄州的锦缎天下第一。大宋十五州,盛产锦缎的也就只有襄州与江州。江州在白莲教的高压控制下,势必导致那些农户不愿劳作,大多数人都加入了白莲教,求个温饱。而襄州不一样,如果新朝建立,大力发展商业,以锦缎作为头等贸易品,销往各州各地,无论是南楚还是北元,只要有人买,我们就拿出去卖!最好是能够通过隶州从北元手上将西州和北疆的镔铁买回来,用以制作武器装备,扩充军队的军事力量!”

    “第三,选能招贤。大宋重文轻武,从而导致军中无良将,朝中无贤臣。只要我们将选能招贤的政策放出去,大力招募寒门士子和在野武将,我想很快就能够获得襄州百姓的认可,民心所向,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吗?”

    “第四,那就是严格控制世家门阀!方通治理襄州的时候,一直与那些世家门阀有来往,他之所以能够在襄州如此顺利,也都是全赖着那些世家门阀的支持。他们之间达成的协议,也会因为方通的这次失败而结束。世家门阀人人自危,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联合起来与我们对抗,第二种就是与我们达成协议,用支持方通的方法继续与我们合作。”

    “合作可以继续,但是对于这些人,我们必须严格控制!所以,必须将这些世家门阀的领头人给拿在手上,用他来震慑所有人。”

    “还有最后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那就是必须掌握所有军队!我相信一句话,政权都是从枪杆子里出来的!只有掌握军队,才有稳定局势的资本。大宋的军制十分简单,从最高长官到士兵,中间只隔了四个层面。将军统管部队,再有就是校尉,都尉,队长和伍长。军队编制不够明确,三千人的军队有将军,三万人的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