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第1/2页)  不负余生不负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三年前,我十九岁,踏上开往长三角的列车,去一所重点大学报到。当时的我跟很多小说或diàn yg主人公不一样,并没有怀揣什么理想,觉得读书仅仅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多年的学校教育,除了知道读书和kǎ一 shi,其他一无所知,对人比较麻木,那个傍晚,列车启动时,母亲抹泪向我挥手:董乐,到了学校好好照顾自己。要不是有篇课文叫《背影》,我可能都不会感觉眼睛酸涩。四年的大学,在迷茫中结束。2008年夏天,我在汶川地震一个月后,找了个工作,回到了蓉城的一个县城,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工作。那会儿公司刚起步,没几个人,但是灾后重建,建设项目特别多。在高强度的加班中,我从实习生到转正,三年后,项目负责人,六年后,设计部副部长。工资勉强过万,一路波澜不惊,跟绝大多数同期毕业生经历应该相差无几。五年前,我认识程静,她大方贤惠,于是两年里,买房c结婚c买车c生子。要不是她家人的经济支持,以我上班族的工资,根本不可能把这个小家庭撑到现在,所以,一直以来,对岳父岳母,我心里感恩和惭愧并存。这也跟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毕业四五年,面临这些问题,要么男方买房,要么女方买车,如果父母辈不支持,凭咱这些天之骄子微薄的工资,根本无力承担。

    每个月房贷c车贷c奶粉c应酬c随份子让我彻底月光,加上父母逐渐年迈,我开始感觉压力,有时还觉得压力挺大。老丈人曾经对我说,现在的建设项目多,如果稍微会混,肯定混的不错。可惜的是我有孩子之前,不明白什么是压力,工程行业又不是我喜欢的,跟宝二爷一样,不是仕途经济的料。所以一直置身战场之中,游离杀伐之外,白白浪费了资源和时间。

    如今被逼的没办法,穷则思变,幸好各行各业都有其额外收入,或者称为外水,我开始思考自己接点小项目,然后找家设计公司盖个章,就能挣钱了。好在这个圈子不大,上了几年班,业主c监理c施工c设计c造价和评审都认识一些,自己平时说话做事也还算过得去,所以稍加钻营,便接了几个小项目,日子总算撑得下去。

    以前其实就有人找到我,说有小项目,问我做不做。我往往想都不想,立马禀报老板,做与不做,收多少设计费,让他定夺。从来不会想到自己接下来,绝对的两袖清风,一身傻气。尝到自己接项目的甜头后,思路也开始打开,小项目就自己接了。但是大项目不敢接,因为觉得老板在这个圈子里根基太深,人脉太广,怕他说我抢生意c生反骨c损害公司利益,这可是大忌讳。别说接大项目,就是小项目盖章,我都不敢找自己老板,怕他说我不安心上班。按规定,工程行业是严禁资质外借的,但只是规定,实际情况是,大量个人凭关系,接到项目,借个资质就是老板,混乱而欣欣向荣。

    这个行业说起来有点偏门,不过也不复杂。我们接触到的,基本都是公共建设项目,比如道桥c水利等,业主基本是政府部门,有几个私人会拿钱出来修路建桥呢。业主掌握国家投资,说白了,有钱就是大爷。我们作为设计方,画图,然后从业主那儿拿设计费,最后由施工方按图施工。所以,我的圈子,基本都是通过项目结识的业主和施工人员。

    其中一位施工老板叫高建设,一个敦实的中年男人,精通社会交往,好酒。此人对我职业生涯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指引和带领让我深深体会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我生命中如假包换的贵人。某个晚上,他约了几个人喝酒,结果到场的就我们两个人,所以半酣之际,聊的不免有些深入,互相吐露了各自的人生经历。他刚毕业的时候,认了个师父,也是他老板。从施工员干起,努力工作,勤勤恳恳,十年后,发现师父身价过亿,豪车ěi nu,一掷千金,但是他们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于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