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59章水到渠成(第1/2页)  商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显然,单纯靠这份文件,还不足以引起下面重视,因为存在“敌特”的日子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杜永晨为了执行特使的命令,将唐云真正地掐死在摇篮中,他还授意省厅随同文件携带数份《江城晚报》。

    这是有关揭开历史尘封的数篇连续报道,真正要命的是最后两篇,一篇就是那《揪出潜藏的小特务啦!》,另一篇为评论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矣!》

    其大意是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市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渐渐无意识地遗忘今日之平安、幸福生活,是靠无数英雄之血换来的。专家提醒,我们有必要警惕昔日之敌特毒瘤。

    何为毒瘤?

    评论文引用华夏五千年文化作例证,所谓老子英雄儿好好汉,敌特的儿子,乃至子孙后代一定不是好东西,他们会仇视人民,仇视社会!

    专家提醒:为了我们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有必要遏制敌特后代……

    该评论文最后,还带着一串尾巴,这些是打到报社的市民电话记录。

    某市民义愤填膺地说:居然会容许敌特后代冒名顶替人民英雄的后代,这不仅是玷污英雄,更是玷污广大市民的眼睛,抓起来,劳改!

    某市民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让敌特后代继续这样冒名顶替下去,天知道他将来长大会不会顶着英雄的幌子在进行罪恶的勾当?

    某学者意味深长地痛诉:最怕的就是这敌特后代通过省重点中学临河县县中优良的学习环境考入我国好大学,因为其能力越高,将来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

    诸如此类的电话记录,一串又一串,证明了社会巨大反响。杜永晨相信,江州市教育局领导们看到,一定会重视,必须的!

    是日,江州市教育局一大早接到省厅专用大信封牛皮纸挂号信文件,却丈二摸不着头脑。

    这也难怪,因为特务(敌特)一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早被扔进历史的垃圾箱,如今和平社会更哪来小特务?但这红头文件显然不会打印错字。而且文件中小特务一词出现了好几个。

    会议室里,就在一些头头脑脑苦思不解烦闷之际,他们无聊地翻开一起邮寄来的数份《江城晚报》。

    这才发现醒目的头版大标题《揪出潜藏的小特务啦!》

    这才发现《揭开尘封,不容英雄被污!》……

    同样,他们也看到专家评论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矣!》。

    江州市教育局李副局长细细阅读后不由得拍案而起,“这个社会毒瘤绝不能让他安稳地继续成长下去,我建议立即、马上通知临河县县中取消他的入学资格。”

    负责今年中考档案核查的张主任惭愧得很,“这都怪我呀,我怎么就没好好地进行政治背景审核呢?居然让小特务蒙混过关,请领导批评我!请您狠狠地批我!”

    “是啊,幸亏仅是县中录取了他,要是他报考特招生空军通过,你的罪过就大了,不枪毙也要进班房。”坐在张主任身边的同事安慰他。

    不过在座的一个光头四只眼却东扯西拉,“你们看看这几篇连续报道,循序渐进,乃至记者不惜奔赴千里之遥各方调查取证,一点点地挖出真相,到最后真相大白,进而专家闪亮登场,这不仅说明记者的严肃性、文笔功底,更是市民最爱看的。我相信,通过这几篇连续报道,一定能让《江城晚报》大卖,我大胆地判断,这是新闻炒作!”

    可惜,坐在首位的刘局长眉头紧锁,他沉思片刻后言道:“你说的没错,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这是《江城晚报》的商业行为,所谓炒作,吸引读者眼球,为了赚钱而已。然而这些报纸随同这份省厅下发给我们的通知就寓意深刻了,大家注意,这是上升到一个政治高度,这是警钟长鸣!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甚至怀疑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