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第 26 章(第1/3页)  重生之佞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皇子来此自不是为了与晋文帝谈诗论画, 他刚刚主掌户部, 管的是晋唐的钱匣子,新官上任难免要烧三把火, 这第一把火便烧到了户部侍郎吴茂臣的身上。

    吴侍郎任户部侍郎正好整七年, 当年也是翰林院出身,极得晋文帝信重,若不然也不会叫他一任户部侍郎就是整七年, 谁能想到偏偏在他身上出了岔子。

    肃州地瘠民贫,连年无雨, 导致灾民成堆,这五年来为了抚恤灾民, 户部每年都调拨巨额款项以供肃州官府购买粮食发放于灾民, 谁料到从户部官员到经手的地方官员借机tān u,挪用粮款,导致肃州灾民叫苦不迭, 引起了bà一 d一ng,

    三皇子经手户部后第一时间查账,从户部调拨到肃州的银子额数令人心惊, 且笔笔都是吴侍郎亲自拨下, 可即便如此肃州官员亦叫苦连天, 这事便透出了蹊跷,三皇子不是不通俗物的庸才, 他知一旦粮食价值几何, 从账面上来看, 户部每年调拨出去的款项足够肃州百姓吃饱饭,何至于因饥荒而bà一 d一ng。

    姚颜卿听三皇子禀报晋文帝户部侍郎tān u一案,便很有眼力的告退。

    晋文帝看了他一眼,说道:“五郎留下听听,跟着元之学习学习,将来也好为朕分忧。”晋文帝原想不起姚颜卿这么个人,毕竟他日理万机,姚家离的又远,如今他人在身前,生的一表人才不说,又是个有出息的,他自是愿意提点他一二。

    姚颜卿听晋文帝如是说,应了一声,便跟在了三皇子的身后,一同去往了紫宸殿。

    三皇子把折子呈了上去,又把肃州的情况一一告知,晋文帝面无表情的听完,随后勃然大怒,厉声道:“查,给朕查个一清二楚,有一个算一个,谁敢贪墨了户部调拨的银子,不论身份高低,一律处斩。”

    三皇子亦有为难之处,原先主掌户部的温尚书是皇后的胞兄,如今已迁升从二品太子少保,若不从头调查,此事难以理出头绪,若从头调查,必然要牵扯出温大人来,难保不叫人以为他别有用心,想借由此事给温家泼一盆脏水。

    “父皇,儿臣想请四皇弟同理此案。”

    四皇子燕溥是温大人的嫡亲外甥,三皇子把他抬出来为的就是以示自己并无私心。

    晋文帝看了三皇子一眼,这一眼微带了一些冷意,轻哼道:“就你是个有脑子的。”

    三皇子素来得宠,倒也不惧晋文帝,微微一笑道:“儿臣眼下避不得嫌,总得有人为儿臣一证清白才好。”

    “三官上任三把火,你这第一把火明着是烧到吴茂臣的身上,暗地里可是烧到了温玉衡的身上,你胆子倒是不小。”晋文帝似笑非笑的说道,似先前的怒意不过是叫人瞧花了眼一般。

    姚颜卿微低着头,他的身份还轮不到他来插话,只是他对户部贪墨一案却也算知情,前世可是牵扯出了一大批地方官员出来,以至晋唐在那一年血流成河,不知多少地方官员被诛了九族,至此绝了户。

    晋文帝的目光突然落在了姚颜卿的身上,想起了他殿试时所答试卷,心中一动,问道:“五郎可有什么想法?”他虽因故人缘故对姚颜卿有所偏爱,可这宠爱却也要分作两种,他若是个扶不起来的,便叫他做一个富贵闲人,任一清贵之职,若是个能为的,青云之路他自会为其铺平,也算是全了他父亲当年未圆的壮志。

    姚颜卿没想到晋文帝会问起他的想法,迟疑了一下,回道:“臣觉得是该查个清楚,一来是给肃州百姓一个交代,二来,也是给百官一个警醒,只是水至清则无鱼,这样的事是断不了根的,臣觉得虽该查个清楚,却也不必大动干戈,闹得人尽皆知反倒是于朝堂不利。”依着姚颜卿的意思,查是要查,可也要讲究个分寸,不能把京城的官员都牵扯进来,历朝历代何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