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一篇文言文引发的争议(第1/2页)  紫微异人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玄所在的这个华南人文大学,说起来也是有历史、有传承、有底蕴的高等学府。自创办以来,到今已历经三朝,虽屡经调整,但其特色如终未失。华南人文大学的特色,便是他的国学教育水平。当然,在现代华南人文大学也是一所以社会科学见长的文科性学府。

    华南人文大学,其前身是清末民国这一时期的sc大儒赵香宋创办的凤鸣书院。民国成立以后,书院由r县迁到zq,改名为蜀中大学。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西风东渐,大部分人因为神州板荡、国势衰微而改习西学。但由于sc偏居于西南一隅,又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受外界西方文化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持、传承和发扬上仍然做的比较好。而蜀中大学,则是在当时sc国学教育水平最高的学府。有“中华道统在蜀中”一说。

    民国时期sc军阀混战,但是对赵香宋和他担任校长的蜀中大学却是不敢半点不敬。据说军阀打仗时,都会约定好,所有军队都不得入蜀中大学附近四十里之内,以免枪炮声惊扰到了这位大儒。

    后来抗战暴发,国内的大学陆续西迁。蜀中大学也并入了西南联大。到后来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蜀中大学也在国民政府的安排下合并了一些其他大学的文科院系,并且迁到了sh。此时,蜀中大学又更名为国立华南人文大学。

    解放以后过了一些年,国内高等教育学府调整。国立华南人文大学又合并了一些别的院校,再次更名为一直延用到现在的华南人文大学。一直到2017年为止,他始终是中国国学教育水平最高的大学。在文科或者说社会科学方面,bj大学敢说自己是全国第一;但是在国学或者说是中华古文化方面,bj大学见到了华南人文大学也得给跪了。因为华南人文不但在国学教育水平上强过北大,在资格上也要比北大老。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但华南人文的前身凤鸣书院可是创立于1894年,足足早了京师大学堂4年出世。一直到今天,那个有年头的校训石还放在学校正门口呢。上面九个大字:为往圣,继绝世,传道统。

    即使是到了2017年,华南人文大学也是热爱中华古典文化的学生聚集地。话说在这所大学里找出些能吟诗作对、擅画能赋的才子还真不算难。不过很有些奇怪的是,这所学校里竟然也有招收国外留学生。留学生中以鬼子和棒子居多,也有一些其它各国来的洋鬼子;总归都是对中华古文化比较感兴趣的那部分人。

    之所以对华南人文大学的历史延革作了这么一个很详细的介绍,是因为接下来陈玄结结实实地做了一件挑动学校风云甚至是影响力扩大到全国的事,名符其实地当了一回搅屎棍的角色。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陈玄上的专业课之一,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的教授钱万书老夫子(他喜欢别人称他为钱夫子)。这一天不知道是吃饱了撑的还是一时间心血来潮,这一天在课上给他的一干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人写一篇文言文出来,内容不限,论题随意。并且说谁写的内容好,水平高,他可以在期末给折算学分。此作业限时一个月内完成上交。

    用文言文写作,对陈玄来说一点都不算难。他从小就读了不少和玄学命理学有关的古文古书,从中学时就开始写作过文言文。但陈玄的问题出在他写的东西的内容上。

    陈玄现在是什么人?那是身被系统,气运堪比位面之子,手下小弟众多(好像现在的小弟数量够组成一所中学的人数了),有自己的地盘(工业设施用地和定做私人空间),个人实力武力超强,随时可以动用超级武器进行战争(从系统商城中购买)的牛人。虽然别人不知道他有多牛x,但事实上陈玄已经在自己大业发展中的潜移默化之下开始使用上位者的角度来思考事情了。

    而这次陈玄写出来的作业名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