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人生有限梦无限 不如一笑化云天(第1/2页)  兴宋领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江陵城外,几个人围在一个圆秃秃的小土堆旁,上面沙石嶙峋,杂草丛生,只有几株柳树荫蔽,朴素且凄凉。若不是此时有人在上面供着腊肉小酒,烧着纸钱,大概会被认为是一座孤坟吧!

    这种坟墓太多了,十年前地震时,官府出动了不少人力,将城里城外饿死的灾民一起转移到了这里,用巨大的土坑将尸体埋葬,避免城内臭气熏天,以及疾病感染。

    可怜这些人生时饱受饥饿疾病的痛苦,死后亦无人知晓。

    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手中拿着纸钱,一把一把丢进正在燃烧的火堆,眼眶莹然,几乎落泪,正是李航在此。

    他嘴里念念叨叨道:“刘哥儿,是我们不好,当初逼你告诉我们赵四在哪里,结果害了你,你在阴间好好过活,我们会给你多烧纸钱的”

    李熙泰在一旁静静看着这一切。

    那日急着救人,没有直接安顿刘哥儿,等到李府的人去寻他时,却发现刘哥儿全身伤痕累累,倒在血泊中,多处骨头断裂,即使是冬天,也已然发出了刺鼻的臭味。

    一方面刘哥儿破坏了赵四定下的规矩,和他一起的乞丐自然不满。

    另一方面,刘哥儿拿了不少银两,真是匹夫无罪,怀璧有罪。

    作为现代人的李熙泰,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来自这个时代的恶意,这也是李熙泰没有给刘哥儿立墓碑的原因,墓碑不过是盗墓贼或穷人的指路牌,不要也罢。

    过去皆为序章,从现在开始,改变世界!

    ——————————

    回到李府书房,李熙泰从书架上取下一锭松烟宝墨,磨了数下,只觉那墨气直如松香,令人身心舒泰,右手执毛笔,开始在宣纸上写起计划来。

    首先,酒楼扩张计划正如火如荼的进行,除了已有的三家大型酒楼,目前又开了五家李记,经营的是后世平民化的旋转小火锅,经济实惠,深受广大客户好评。

    目前正在用通俗音乐渗透市场,今后还可以加入说书先生,集舆论宣传以及财富积累于一体。

    在这个舆论完全靠口耳相传的时代,谣言的力量绝对是三人成虎,以后成立一个专门的讲学团,绝对可以用唾沫星子淹死一群人。

    新酒品‘行路难’和啤酒销量最好,不过何为‘行路难’呢?平生不饮行路难,纵称诗仙也枉然,俗称二窝头。

    不过酒税太贵,江陵其他地区可以考虑通过长江走私贩酒。

    与官府合作的土地项目开展的不错。

    兴朝的水稻每亩季产只有两石左右,而新水稻季产可以达到三石多,加上他研制出来的新型农具,可以节省人力成本的一半,即使高出瓦市价格五成购地,两年内每亩上缴两石粮食,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更何况下一季还能提产。

    如果说酒楼扩张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那么土地扩张以及赈灾能让他赢得更多民心以及地位,这可是丰富的无形资产。

    名誉与品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财富积累带来的社会矛盾,带来更好的机会成本,吸引更多人才加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还有培训学校的建立,思想教育永远要抓第一位洗脑后,不,教育后,扶植亲信进府衙c军队任职,渗透每个阶层,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谁知道的多,谁就能占先机,谁就能把握主动权。

    还有俱乐部成立文工团,出书,比如《一千零一聊斋志异》,《丑小鸡》,《卖冰棍的小女孩》等等,编话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问他缺什么,那就是人才,人才,还是人才!

    自家布行扩张也有计划,通过增加锭子数,提高纺织效率扩大生产,其次他还有一大杀器,那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