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短暂隐退(第1/5页)  琅琊墨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晋康帝建元元年(公元343年)一一永和三年(公元347年)

    王羲之远离了政治的尔虞我诈,回到了清闲的生活状态,此时的王羲之看着不知不觉已经长大的孩子们,无意于在朝做多大的官,王羲之与妻子大隐隐于朝,隐居在山阴东山,一心苦练书法。

    而朝廷这边的政治开始历史上第一次皇后垂帘听政的岁月。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明帝诛灭王敦之乱,染病而亡,托孤与王导庾亮等人,幼帝司马衍登基为成帝,闻听河南禹州褚蒜子出身名门望族,小女子大方优雅,貌美如花,招进宫内介绍给了弟弟司马岳作为妃子。这一点成帝司马衍不像唐代的李隆基迎娶贵妃杨玉环,从儿子手中获取自己喜欢的女人。

    成帝做媒,司马岳与自己这位妃子恩爱无比,司马岳做一个闲散王爷也不会被载入史册,历史并不是按照人的意志走下,成帝死后并未传位与自己的儿子司马丕,年幼的司马丕没有多少的怨言,自己的叔父登基成为东晋第四位皇帝史称康帝,两年后,病死,褚蒜子由皇后直接一步变成了太后,而且是最年轻的太后,公元345年,23岁的太后怀抱自己的儿子司马聃接受百官朝贺,改年号为永和,东晋进入“女皇”统治时期。

    作为明帝的岳父庾亮与失去王导的琅琊王家开始了日趋激烈的政治斗争,一个失去王导的琅琊王家从此一蹶不振,渐渐在政坛失势,因为大将军王敦的威逼明帝,王家再无军权在京都,只能在地盘上与庾亮代表的家族涡旋。王羲之作为尴尬的中间缓冲带,游走在王家的呼唤与庾亮的重用中纠缠。知己好友庾亮之弟庾翼深知王羲之一心醉心于书艺大道,并未强留他在军中继续担任参军,王羲之辞去江州刺史后,归隐山阴,虽然身在野,人一直关注庾翼被罚的动向。果然,正如谢安所言,庾翼策划北伐,朝廷众臣反对派居多,庾翼果然违抗诏令北上湖北襄阳,意图打开北上局面,朝廷只能下诏加封庾翼为都督征讨诸军事。羲之闻讯书信寄语庾翼道:“一昨的安西(安西将军庾翼)六日书,无他,无所知说,故不复付遂。《让都督表》亦复常言耳。”

    建元二年(公元344年),康帝司马岳病亡,太子司马聃即位,庾翼的北伐的脚步暂停,壮志未酬的庾翼大病不起,与公元345年(永和元年)病殁,此时的东晋皇室吵得乱成一锅粥,因为幼帝这次太小。当时的司徒蔡谟等人上奏说:“嗣皇诞哲岐嶷,继承天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陛下体兹坤道,训隆文母,昔涂山光夏,简狄熙殷,实由宣哲以隆休祚。伏惟陛下德侔二妫,淑美关雎,临朝摄政,以宁天下。今社稷危急,兆庶悬命,臣等章惶,一日万几,事运之期,天禄所锺,非复冲虚高让之日。汉和熹顺烈,并亦临朝,近明穆(指明帝后庾氏故事),以为先制。臣等不胜悲怖,谨伏地上请,乞陛下上顺祖宗,下念臣吏,推公弘道,以协天人,则万邦协庆,群黎更生,天下幸甚!臣等幸甚!”褚太后下诏曰:“嗣主幼冲,宜赖群公同心夹辅,今既众谋佥同,恳切上词,当勉从所请,暂遵先后故事。”

    于是众大臣搬出皇太后褚氏怀抱2岁的穆帝司马聃设白纱帐于太极殿临朝,诏皇叔会稽王司马昱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执政。而谯国桓氏代表人物桓温登上历史舞台,作为明帝的驸马,蛰伏与京都日久,眼下时机成熟,接替庾翼成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司马昱也深知孤掌难鸣的道理,为了预防另一个王敦之流出现,重用郗鉴的两个儿子,羲之妻弟郗愔子郗超为抚军掾,郗昙为抚军司马。皇太后褚蒜子之父褚裒推荐殷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

    作为国丈的褚裒夹杂在个世家大族之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周旋于几大家族见的漩涡中,一心求关于外地,坚决不再京都任职,曾经王羲之卸下江州刺史之职,朝廷不许,改迁往徐州兖州刺史。褚裒深知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