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储君之选(下)(第1/3页)  红楼聊斋之世外仙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说读书人可怕,可怕是以诗书传家世家大族,定居山东衍圣公一系也罢了,人家嫡系是不管哪朝哪代都不入朝为官,他们不入朝皇家不丢脸。可张家呢,却是每朝每代都有入朝为官,为社稷百姓做事……张氏一族不入朝了,这代表什么?代表当政者昏庸无德。

    虽然朝为官都知道内情,可天下读书人哪管那么多呢。

    这件事庆旸帝、四皇子、张氏族人心中都留了疙瘩,影响深远。可以说,庆旸帝晚年重视自己仁君之名,也与此事有关,多少挽回点形象嘛。得罪了一个世族,再将其他勋爵、世家得罪光,他这个皇帝青史上还能留下什么好名声?可怜他十五岁登基,四十几年来文治武功也是建树不少。

    后来他多少次想晋甄妃为贵妃,都因念及此事而压了下来。

    遗憾是,太子一去,他一扒拉,发现二皇子性子阴沉,行事爱用险诡之术,不是储君佳人选。

    五皇子骑射武学上还可以,文墨上却一塌糊涂,糟是他平时表现出来也是重武轻文态度,这样人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别说他还喜好男风。

    八皇子出身低,也无才干,与他生母一样唯甄妃是从,没有为君之心,不用考虑。

    九皇子是自己宠爱甄妃所出,本身又聪慧,虽才十七岁,却大有成长空间,可惜甄家江南成尾大不掉之势,别说甄家动作已触及皇家底线,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谋害皇嗣……若是九皇子登基,他要怎么对待成了圣母皇太后母亲和扶持他登基甄家?

    十二皇子才十五岁,功课跟五皇子一样,只是倒了个个儿,文才颇受太傅们称赞,可一说到武技骑射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皇帝有时也需要摆样子,他这样怎么镇住那些武将?!

    十八皇子才十岁,不仅出身低,性子孤冷,年龄上也不行,太小了,等他长大,他兄长们都有了不可小窥势力,有个万一,处理起来费劲。

    以前觉着儿子不少,现看来真是太少了,想来想去竟只有一个四皇子可堪大任。没有外戚之患,本身心机手段都有,出身也说得过去,重要是,所有年长皇子里,只有他安守为人臣子本份,心办差,没给太子下绊子,对底下几个幼弟也还照顾……

    只是,庆旸帝眉头始终没能展开,这个儿子以前他也喜欢,张后极会教养孩子,文才武略老四都学得不错,只是张后事父子两人心中生了隔阂,后来宫中又传出了命硬之说,他便顺势冷待……让他意外是这个儿子并没有这些逆境中颓丧,反而日渐成熟稳重起来,没让那些捧高踩底奴才小觑。

    这些年,甄妃没少利用手中权利打压他。以前对老四忍让满意,现考虑立他为皇储却又让庆旸帝心存疑忌,倘若自己不,甄妃和老九会有好下场吗?

    不由犹豫不决起来。

    说起来,众多儿子里得他看重寄予厚望就是太子,可得他疼却是九皇子,依他慈父心理,自然想将江山留给他喜欢儿子。可他毕竟是一个皇帝,位四十几年,历经多少次,边疆战乱,灾慌……对庆阳王朝倾注了半生心血,不忍它因自己一时喜恶而慢慢走向衰落,否则他到了地下也无颜去见封家列祖列宗。

    他一生文治武功皆有,错杀功臣、冤屈宫妃事也有,晚年为着仁君之名,不忍发落从年少时伴着他一路走来功勋之家,即使他们已慢慢门庭,后继之人成了国家蠹虫……可是,他可以放任,继承者却绝不可以!

    储君人选,只能是老四。

    也罢,多给甄妃和小九一些保障吧。

    定下心思,庆旸帝开始斟酌起过继给端亲王人选。他眼光几个皇子名字上滑过,停了十八皇子封靖晨上面。

    十八皇子生母王贵人是老四已逝生母德嫔幼妹,老四对这个小了他十几岁弟弟也格外亲厚。如果老十八承袭了端亲王爵位,倒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