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9 章(第2/3页)  书生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意么?”

    “不,并非指另有其意,而是……或许我们该称之为深度……”

    “深度?”

    “这些日子来,我一直品味着当日赣江水上,海瑞海大人对我说的一番话。他说读书人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但又语重心长地言道读书人最易溺于书中,遇事易守常规,不善灵活变通,如若不去到外面的世界历练历练,体会民间疾苦,积思广智,终难成得为国为民的大侠。”

    “噢,我明白了,哥哥的意思是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不错。拜名山、谒隐士,确实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侠之大者的愿望何时得能实现?贪官污吏横行当世,国家基柱正日益蛀毁,思之可忧啊!”李无为大是感慨。

    “李哥哥,水儿曾听闻‘无为之极致便是大作为’,如今国家大厦微露颓败之象,正需要哥哥这样力挽狂澜的大侠呵!”声音宛若银铃,忒为悦耳动听。“而且哥哥并不是一个人在行侠,至少,水儿会一直坚定地相信你、辅助你的!”

    “水儿,”李无为脸露笑容,“难得你有如此大识!待明日拜访了终南山秦丰隐士后,咱俩便即返回江西故乡,若何?”

    “哥哥,水儿听你的。”偎在他怀中,满脸幸福。

    (待续)

    万历九年(公元1582年),李无为举文、武双状元,官拜大学士。同年,锐意改革的大学士张居正病,神宗亲自执政。原先对张不满的那些大臣,又对张发起攻击,说其如何如何的专横。李无为以晚辈身份数次拜访、探望病榻上的张居正,对其改革之举极为推崇,而张亦对李无为才识与壮志极为赏识。

    李无为多次力谏张的清白,因尚无业绩、人微言轻,无果,第二年,神宗竟然听信谗言,撤消了张居正的全部封爵,抄了其家,逼死、饿死其子孙,手段极是残忍。官至少保的大将戚继光亦受牵连被剥夺兵权,调至广东,名为镇守,实是赋闲。

    至此,“救时宰相”张居正的改革结束,明朝政治又逐渐走向了腐败后人对此有深刻评说:救时者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随后数年间,李无为听从张居正、戚继光等正直官员之遗意,不与朝中恶势力正面jiāo锋,并暗中结jiāo朝野正义之士,在芨芨可危的乱世中力挽狂澜,慨然以天下为己任,解救天下无辜百姓于水火之中,颇受时人及后世赞许。

    万历二十年,日本丰臣秀吉悍然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明朝作为宗主国,出兵援助,李无为参战,主动要求从士卒做起,不断磨练自身军事才能,终成沙场一代英豪,击溃日军,赢得广大朝鲜人民爱戴。

    萨尔浒大战后,明军十万兵马损失大半,文武将官战死三百多人,损失惨重,明朝元气大伤。不久,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迁都沈阳,改沈阳称盛京,继续威胁着明王朝。

    李无为再次主动请缨,官授大将军,接掌管戚家军尚未解散的部队,自己又训练新兵,与后金努尔哈赤大战数百战,曾取得过赦赦战绩,然,奈何朝廷腐败不堪,克扣粮饷者有之,私下向敌方泄露军机者有之……加之后金气数未尽、兵多将广,因而打垮后金政权委实不易。李、努之间,多年斗智斗勇,比武功、比行军布阵,各使出浑身解数,战场之上,精彩纷呈,英雄相惜,虽互有胜败,亦不失为大明朝添上了一抹浓厚的艳彩。

    其间,有消息来报,古凌风归乡后,果依先前誓言,将所得财宝尽数用于建设家园,而且卓有成效,“光棍村”亦改名“落凤庄”,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李、水二人听闻后大喜。后来古凌风因当年间接导致如姬谷bàozhà一事悔疚,遂半路出家,终成嵩山少林寺方丈,李无为驻守边关告急之时,曾率少林弟子相助李无为攻金,声名由是大振,时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