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高顺(第1/2页)  某家董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董卓仔细打量坐在下首左侧的少年,他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俊朗的脸庞稍显稚嫩,身形并不高大,仅七尺有余,甚至身子略显单薄。

    虽然看上去只像是普通的良家俊俏少年郎,但是董卓何许人也,堂堂前特种部队军官,什么样的兵没见过,一眼就能看出少年的与众不同。

    他能看到少年眼睛里闪烁着的光芒,这种光芒,他在很多优秀的战士眼中都看到过。那是自信的眼神。

    待下人奉上了茶水,这才问道:“不知阁下名姓,还望赐教。”

    少年不卑不吭地回答道:“回禀董太守,高顺,表字玄道,并州人氏(注:高顺字号和籍贯皆为杜撰,望谅解)。”

    董卓心头一颤,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高顺,老子没有听错吧,心中顿时狂喜,老子这下可是赚大了。

    冷卓以前读三国要说因为早逝而感到惋惜的几个人里,高顺必须是一个,甚至是要排第一个的。

    王粲《英雄记》: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短短百余字,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陷阵营作为三国汉末乃至三国时期最精锐的部队,没有之一,他的成就和高顺是完全分不开的。可以说是高顺一手缔造出来的也不为过。

    如此良将,本来董卓还打算日后等吕布投到自己麾下之后将高顺从吕布手下挖过来。如今倒好,高顺自己送shàng én来了,董卓自然不肯能让他从自己手中再溜出去。

    当下董卓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问道:“不知玄道如今贵庚几何?”

    高顺闻言不由露出一丝苦笑,心中有些黯然,心道看来这个太守也是因自己年幼看不起自己啊。不由有些心虚地答道:“在下今年十六。”

    董卓满意地点点头,又道:“不知玄道家中尚有何人,是否婚配否?”

    高顺听到董卓的话后不由一愣,暗自寻思,他这是在问我家世如何,看来所谓不问出身只看才能也是骗人的了。可是他为何问我婚配与否呢?高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转念一想,大概是这个太守大人找茬子好打发自己吧。故此高顺面上颇有些怒意道:“在下自幼丧母,与父亲二人相依为命。三年前父亲病亡,小人葬父守孝三年。至今尚未婚配。

    因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才遣散家中仆人,入世历练一番。这次经过河东,看见太守发出的榜书。家父常言,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才前来府上应征。”

    董卓听得高顺话语,对高顺更加满意了。不由点头笑道:“很好很好!”

    “太守此言何意?在下不甚明白。”高顺看着董卓面上的笑意,却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心中暗自绯腹,这位太守怎么回事?若是要赶我走不应该是这幅表情啊。这才不解地问道。

    谁知董卓笑而不答。转而吩咐下人道:“还不快去准备一下,大堂设宴,老夫要宴请贵宾。将文正还有公盛等诸位将军他们都请来。”

    等侍婢退下之后,董卓再次笑盈盈地对着高顺讲道:“不知玄道武艺如何?使得何种兵器?”

    董卓确实想知道如今的高顺有多少本事,史书中提到高顺本就不多,更没有记载高顺的武艺了。《三国演义》中倒是提过,高顺与夏侯惇单挑,四五十回合便败下阵来,最后是曹性暗放冷箭射瞎夏侯惇左眼才能得胜的。然而那是演义,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