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董氏一族(第1/2页)  某家董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汉灵帝光和七年十一月(即公元184年)。

    左中郎将皇甫嵩横扫冀州,名噪一时的黄巾起义首领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及其弟地公将军张宝c人公将军张梁相继败亡。

    右中郎将朱儁平定颍川南阳等三郡之地黄巾起义军,为皇甫嵩进表推功,封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浩荡如斯,席卷八州的黄巾起义就此覆灭。

    光和七年冬月末(即十一月),汉灵帝以天下乱势已去,江山重归于太平为由,改年号为“中平”,光和七年改为中平元年。并下诏大赦天下。史称“中平改元”。

    河东郡治所安邑县,此时此刻的河东太守府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半年前河东太守董卓迁为东中郎将前去冀州剿贼,谁料身经百战的董卓此次不但久攻不克,还锒铛入狱身陷囹圄。

    如今天子大赦天下,董卓也官复河东太守原职。府中上下都在为主人劫后重生而庆贺。

    本来董卓不想如此的大张旗鼓地庆祝,再说也没什么可庆祝的,居然为打了败仗没有被杀头而庆贺,说出去都不嫌丢人的。

    可是连董母都发话了,董卓也就无奈的接受了。不过董卓还是将规模极大地压制下来了,只请了几个亲近的人和府上的下人,摆了几桌酒席。

    跟董旻和董璜计划的大宴宾客差的不止一点半点,对此二人也无可奈何,只得听从董卓的安排。

    “母亲,这次仲颖让您担忧了,是仲颖之过也。仲颖敬您一杯,向母亲大人赔罪。”身为主人,坐在大堂主位上的董卓起身手执铜爵,躬身冲着同座的董母敬酒。

    “我儿有心了,只要我儿平安无事,一切皆好。”董母年近七十,人生七十古来稀,可董母却未有老态,依旧身体健朗百病不侵。董母中年时先前丧夫,后又丧子,加之董卓在外沙场厮杀,忧心过度以致双目失明。

    好在董卓董旻及孙子们孝顺,老人家一切安好,这次董卓入狱,可把老太太吓坏了,一天到晚不停地念叨。董卓平安归来老人家非得庆贺一番,董卓无从反驳只得依着。

    看着母亲泯了一口酒,董卓这才将爵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转身坐下,待侍女将爵里填满了酒,举爵对着众人道:

    “多余的话老夫也就不多说了。都是自家人,用不着那些客套话。今日老夫官复原职,又得公盛相助,如此大喜之事,当浮一大白。老夫先干为敬,大家随意。”说完举爵边饮。

    “主公干了,某家也干了,如此美酒馋死某家了。”一个震耳欲聋的声音传来,董卓放眼望去,右边下首一个身长九尺,虎背熊腰豹头环眼,相貌可怖,年纪看上去二十多岁左右的虬髯大汉正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此人便是董卓如今麾下的第一猛将关西人华雄是也。华雄早年跟随董卓征战沙场,已有十年,董卓一直将之视为自己兄弟手足。如今华雄在董卓手下任军司马一职。

    随后众人也将自己爵中的酒饮进。何止华雄,在场好酒的大有人在,只是董卓身为主人没有发话,众人又怎敢动呢。

    在场的都除了刚被董卓从洛阳挖过来的徐荣,剩下的华雄董旻董璜李儒等都是董卓的家人及亲信。

    如今董府,董卓之上便是董母,董卓兄长董擢早卒,之下有弟董旻董叔颖,董旻看上去大概是三十岁左右的样子,长相五大三粗,跟董卓相貌多有相像,却不及董卓魁梧。

    再下便是董卓兄长董擢的唯一遗孤董璜,字少瑾,长得却如董卓兄长般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董卓有一个长子董瑜,早年病逝,只留下一个幼女董白。长女董瑶嫁于李儒,次女董璇尚未及笄(及笄是古代女子的成年礼,及笄之后便可以嫁人了),目前待字闺中。

    至于董旻如今尚无子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