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之“山越豪强”严(白(第1/2页)  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山越之民对江东政权的影响,以及小霸王威震江东的前后诸事

    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之“山越豪强”严(白)虎

    文:小a斯蒂芬

    “山越”一词,屡见于《三国志吴书》之中。现今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对当时江南地区以各个部落为中心的占山为王的武装势力的统称,既是山贼的意思;也有人说是古百越族的后裔,既是山民的意思。主要分布在吴郡、丹阳郡、会稽郡、鄱阳郡等地。所以《三国志吴书》中的山越、山民、山贼可以等同看待。而严白虎正是这些武装势力的代表人物。

    小说中的“东吴德王”严白虎,本名严虎,吴郡乌程县人。在正史中乃是吴郡豪强之一,聚众万余人。因其山贼的出身,所以白虎的名字如果不是他的绰号,那就应该是按照汉朝尊一贱二的习惯而来。而东吴德王的称号也未见史书中记载,应该是小说杜撰。

    孙策把刘繇所部赶到豫章以后,并没有继续追击,而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平定江东。他的舅舅吴景认为严白虎实力较弱就建议先攻打吴郡,而孙策则说“虎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禽耳。”他认为严白虎等人都是乌合之众没有什么大志向,应该先去攻打会稽的王朗。于是孙策就起兵攻打会稽。虽然他很快就将王朗打败,并且辗转将王朗擒获,平定了会稽,但是却多造杀戮,为以后东吴政权的的统治留下了诸多不安定因素。

    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消息一经传出,袁术瞬间变成了众矢之的。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向各路诸侯发出征讨袁术的诏命。其中主要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是吕布,当时的他正和曹操联合,与袁术打的不可开交。第二个是孙策,由于当时孙策已经占领会稽,曹操就做了个顺水人情,以朝廷的名义正式任命他为会稽太守,并且封他为骑都尉,承袭父亲孙坚乌程侯的爵位,领会稽太守。第三个是陈瑀(陈球之子,陈登的伯祖父),他曾经是袁术所任命的扬州刺史,后来与袁术反目被击败逃到徐州下邳后转屯广陵郡海西。

    陈瑀被朝廷征召拜为吴郡太守安东将军,并且命他与吕布、孙策联合起兵讨伐袁术。

    孙策虽然并不满意朝廷只给了自己一个骑都尉的军衔,却依然起兵进逼袁术。

    可是陈瑀却一心想要趁机除掉孙策,以图返回扬州,收复吴郡。于是他暗中派人联络丹阳和吴郡的各县山贼豪帅严白虎以及祖郎、焦已(都是山越首领)等人一起袭击孙策。然而事情却被孙策察觉,于是孙策派吕范和徐逸出兵海西去进攻陈瑀, 最终将陈瑀打败(陈瑀单骑投奔了冀州袁绍),并且枭其大将陈牧,俘获陈瑀部属吏员家人共计四千多人。而孙策自己则回师去攻打严白虎。

    严白虎固守城池不敢出战,他派自己的弟弟严舆去向孙策求和。孙策听说严舆是严白虎手下的第一勇将,开始的时候就热情款待严舆并答应了求和的请求。可是在一次与严舆私自会面的时候,孙策故意用剑在严舆的坐席旁边砍来砍去,而严舆(因为害怕)身体动了一下,被孙策看见。孙策笑着说道:“我听说你能够坐着跳动,非常敏捷,所以就试试你。”严舆尴尬地说道:“我一见到兵刃就会这样。”孙策由此知道严舆是个无能之辈,当时就用手戟将他杀了。并且继续进攻严白虎。严白虎的手下们听说严舆这样的勇士都被孙策杀了,心中恐惧,军无斗志,最终被孙策打败,严白虎率众投奔余杭的许昭。程普建议攻打许昭,追击严白虎,却被孙策拒绝。孙策拒绝的理由是他认为“许昭有义於旧君,有诚於故友,此丈夫之志也。”小a不知道许昭的生卒来历,孙策所提到的“旧君”与“故友”指的又是谁,与孙坚是否有关系。还望各路大神大师们不吝赐教。

    严白虎最后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在公元199年孙策西征庐江郡皖城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