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之“扬州牧”刘繇(第2/3页)  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持,他也是不可能顺利在曲阿发展的。所以个人认为,刘繇初到曲阿的时候,一定是争取到了吴景和孙贲这两个孙氏家族名义上的掌门人的支持,才能够成功的在曲阿站住脚跟。

    可是吴景和孙贲本来都是袁术的嫡系,是袁术所任命的太守和都尉,刘繇的这种做法,对袁术刺激很大,很可能直接导致袁术失去了江东仅有的 一点地盘,他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袁术就派兵攻打刘繇,这也就是曲阿之战的开始。

    而夹在刘繇和袁术中间的吴景和孙贲则变得左右为难,一边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一边是实力雄厚的顶头上司。于是吴景和孙贲两个人的态度开始暧昧了起来,他们很可能会在刘繇与袁术中间左右逢源的和稀泥,试图以此谋取更大的实惠。

    可是这时候刘繇却做了一个直接导致他最终失败的决定,就是迫逐了吴景和孙贲,把他们赶到了历阳县。刘繇的理由是认为吴景和孙贲乃是袁术所任命的官员,害怕他们会背叛自己。但是这就等同于将孙氏家族推到了袁术一方,成为了自己的对立面。也让吴景和孙贲成为袁术手下对抗自己的主要力量。

    曲阿之战也由此陷入僵局,刘繇派遣樊能和于麋驻扎横江津,张英驻扎当利口,以抵御袁术的军队(樊能c于麋和张英三人在小说中均有出场,在曲阿之战中先后战死,但在正史中并 没有交代最终结局)。而袁术方则以琅琊人惠衢为扬州刺史,以吴景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一起领兵攻打江东。这场战争历时一年有余仍然没有分出胜败。

    就这样时间到了公元195年的年底,这个时候汉献帝已经被曹操接到了许县,为了遏制袁术的发展,曹操所代表的朝廷继续给刘繇加大筹码,下诏任命刘繇为扬州牧,加振武将军。

    此时的刘繇手握数万的兵马,也得到了包括许劭在内的许多名士的辅佐,大有称雄江东的架势。然而在这表面的光鲜之下却有一股逆袭的暗流正在涌动,他就是被孙氏家族寄予厚望的一个年轻人,孙坚的儿子——孙策。

    当时的孙策只有二十一岁,却已经是为袁术立下许多战功的青年才俊。然而反复无常不讲信用的袁术,既不愿意归还孙坚的旧部给孙策统领,又不愿意重用孙策。袁术一再的食言违信,让满怀抱负的孙策失望之极。不过陷入僵局曲阿之战却让孙策看到了希望,他向袁术请命去协助自己的舅舅吴景和从兄孙贲去攻打刘繇。

    而这一次,一向对孙策的任用小心谨慎的袁术却一反常态的答应了孙策的请求,据《江表传》记载,孙策去找袁术说道“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而袁术则认为,孙策并不是刘繇和王朗(当时是会稽太守)的对手,于是就答应了孙策的请求,表孙策做了折冲校尉和殄寇将军的职位,又给了他一千多士兵和几十匹战马,就让他向历阳前线进发了。这件事在史书中被称作“孙策东渡”。

    孙策东渡让追随他的人们看到了希望,据《三国志孙策传》记载当时跟随孙策的宾客幕僚就已经超过百人,他们一路之上招募勇士,等到了历阳的时候已经有五六千人之多。由此可见孙策以及孙氏家族在江东已经是众望所归。这也就注定了刘繇的失败。

    孙策先后击败了樊能和于麋,又在牛渚营一战中缴获了刘繇的军资粮草,使得刘繇元气大伤。自徐州跑到扬州依附刘繇的笮融和薛礼也先后被孙策打败,跟随刘繇一起败归丹徒。在丹徒刘繇本想投奔会稽的王朗,许劭却建议他去豫章发展。许劭对刘繇说道“会稽富实,策之所贪,且穷在海隅,不可往也。不如豫章,北连豫壤,西接荆州。若收合吏民,遣使贡献,与曹兖州相闻,虽有袁公路隔在其间,其人豺狼,不能久也。足下受王命,孟德c景升必相救济。”

    许劭的这个建议本身还是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