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之“中庸”张邈(第2/3页)  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财”与曹操“合义兵” 招募了五千兵勇,率先在己吾起兵讨伐董卓。这就是史书中非常有名的曹操“首倡义兵”。

    作为陈留郡的最高地方长官,其治下竟然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张邈当然是不能不过问的了。好在卫兹颇有名望,曹操又和张邈的关系很好,于是几个人一拍即合,形成了最初的讨董联盟。这个联盟又在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的运作之下,势如破竹一般形成了以袁绍为盟主的声势浩大的关东义军联盟。

    以前我们已经讲过,在这个联盟之中真正讨伐董卓,并且英勇作战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孙坚,一个是曹操。而袁绍则领着诸侯们整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或许是这一点让张邈不满,也或者是“首举义兵”的张邈对袁绍本身就心有不服的缘故,《三国志》记载张邈见袁绍“既为盟主,有骄矜色”所以就很不给袁绍面子,经常“正议责绍”。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却让心胸狭窄的袁绍给张邈记上了一笔。而这个联盟也在曹操追击董卓失败以后名存实亡。

    兵败汴水的曹操在鲍信的建议下来到兖州发展,在得到包括鲍信陈宫张邈在内的兖州地方势力的支持后,顺利的当上了兖州牧。

    曹操牧兖州的初期,由于与张邈的“发小”关系,所以相处的很好,袁绍曾经请曹操杀了张邈,可是曹操不肯,并且对袁绍说道“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张邈知道后也很感动,于是“益德太祖”。曹操第一次征讨徐州,出征的时候曹操对家人说道“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后来曹操还军,与张邈相见,两个人“垂泣相对”哭在了一块。史书记载两人“其亲如此”。

    不过这种感情在政治的权利场中是难以持久的。

    很快张邈对曹操的支持就变得暧昧了起来,先是与路过陈留境内的吕布“把手共誓”,又在曹操第二次征讨徐州的时候背反了曹操。

    究其原因应该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权利的分配不均。曹操在收编了青州兵实力大增以后,肯定要对兖州的权利中枢进行大换血。另一件恐怕就是曹操的嗜杀。代表性事件就是边让被杀事件。

    边让,字文礼(《太平御览》记作元礼),兖州陈留郡浚仪县人,曾做过九江太守。先后得到过蔡邕何进的提拔,与孔融齐名,是当时举世知名的名士。

    在小说第十回中,边让是因为引兵五千去救陶谦,而被曹操派人截杀的,而这件事在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初平中,王室大乱,(边)让去官还家。恃才气,不屈曹操,多轻侮之言。建安中,其乡人有构让于操,操告郡就杀之”。

    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命令陈琳所作的讨曹操檄文中有这样一句“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以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所谓妻孥,指的是妻子和子女,可见当时曹操对边让是满门抄斩的,或许还要有夷族之祸。曹操的这一做法当然会激起兖州士人集团的不满,而作为兖州士人的领军人物,张邈当然就被推到了前台。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曹操为报父仇第二次东征陶谦,兖州空虚,“(张)邈弟超,与太祖将陈宫c从事中郎许汜c王楷共谋叛太祖”,陈宫对张邈说道:“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

    张邈听从了陈宫的建议,成为了陈琳檄文中“奋臂”的“一夫”并且也得到了兖州诸郡的响应。史书记载,陈宫遂迎吕布为兖州牧,并且协助其占领了东郡的治所濮阳,郡县尽皆响应。除了荀彧程昱坚守的甄城,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