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之“杰才”张温(第2/3页)  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追击,可是张温却临阵换成了周慎领兵三万追击边章韩遂。董卓则被派去征讨先零羌人。在这里张温应该是出于不想董卓成功的考虑,毕竟他们是应为董卓“拒讨无功”才被派来征讨西凉的,立大功的机会当然还是要留给自己人了。可是周慎不听孙坚断贼粮道的建议终至大败。反而是改派去征讨先零羌的董卓全师而还,才造成“五军败绩,卓独全觽而还”的尴尬局面。随后就发生了张温召见董卓,孙坚数董卓三罪建议斩杀董卓,而张温不同意。大家注意张温不同意的斩杀董卓的理由是“卓素着威名于陇蜀之间,今日杀之,西行无依。”从这一点我们可以隐约的看出张温的战略目标实际上已经从征剿西凉叛军,变成了依靠董卓在陇蜀的威名来镇服叛军。这可能就是《三国志孙坚传》中记载“章c遂闻大兵向至,党众离散,皆乞降。” 的原因。这也应该是张温升为太尉的明面原因吧。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应为,张温在历史被关注,一方面是他的名士之誉,而另一方面则是他“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的买官上岗。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各种史书中都没有明确记录张温升太尉的明面原因的理由。作为后世的士人阶级,对于买官这种行为,不管是陈寿,范晔还是司马光,无论如何都是有所不耻的了,所以他们才以这种方法突出张温的买官上岗。



    不过就在张温春天被升为太尉,冬天被征召还京师以后不久,西凉又乱了起来。先是韩遂杀了边章和北宫伯玉以及李文候,佣兵十万,而后又是太守李相如与韩遂联合攻杀凉州刺史耿鄙,而耿鄙的部将马腾也佣兵反叛,尽皆与韩遂联合,共推王国为主“悉令领其众,寇掠三辅。”



    这样一来,张温的太尉之职,被以“贼寇未平”的理由罢免,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虽然张温买官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汉灵帝时期政府卖官鬻爵也是件公开的事情,甚至是可以拍卖的。据《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九》记载:“是岁,初开西邸卖官,入钱各有差: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立库以贮之。或诣阙上书占令长,随县好丑,丰约有贾。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然后倍输。又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之下即便是你有再多的雄才大略,不输货财也是难居官位。名将皇甫嵩就曾经因为拒绝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千万”而被免职。京兆尹刘陶因被索要修宫钱一千万,而称疾不肯听政办公。刘备也曾经鞭督邮弃官而去。在这样的时代,要么你清高的隐居山林等待机会,可是机会不来你又没能力创造出机会,就只能终老田园了。要么就只能先输货财而后登官位,才能去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理想,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我们不能说张温就一无是处。在张温的史料记载里我们会看到一些这样的字眼“少有名誉”“温有杰才”“一时显士”“有功勤名誉”等等。可见他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在讨伐西凉叛军的过程中,他没有采纳孙坚的建议斩杀董卓去威震天下,而是利用董卓在西凉的威名,去镇服叛军,这种做法让我想起了诸葛亮七擒孟获降服蛮兵的做法,似乎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在当时来讲或许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只是后来被朝廷草率的调回京师,而使得他之前所做的努力都废置一炬了。前面提到的刘陶在对当时西凉的形式分析以后,在给汉灵帝的谏书中就曾经提到“将军张温,天性精勇,而主者旦夕迫促,军无后殿,假令失利,其败不救。”以此看来“主者旦夕迫促”正是西凉叛军又起的原因之一。



    而在那之后,董卓进京,张温“素不善卓,卓心怨之” 后来董卓迁都长安,一天,太史官望气占卜,当有大臣被杀死。董卓就命人污蔑张温暗通袁术,于当街将张温拷打致死。以报当年被张温召见问罪之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