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回 子方初识江湖事 醇甫夜谈东皋子(第2/3页)  唐宋诗聚讼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余卒,诗人杨万里为其撰写墓志铭。

    林枅字子方,少年时即勤勉好学,性情豪爽而胸怀壮志,慨然以大丈夫自期。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511)登进士第,授福州闽县主簿,后转福清县丞。

    宋光宗即位,诏拜吏部郎中,不久除直焕章阁c江东转运副使,改知庆元府。又以直徽猷阁知福州,一如既往勤于公事,主持修筑月城四千丈。年六十二,卒于福州任上,归葬莆田华岩寺后。陈宓撰墓志铭,称其“孝廉刚直出于天性,恭俭好礼,正身率下,无慢色戏言,官僚畏惮,不敢为非。”

    三人来到东皋子房舍附近,天已渐黑。只见一个不大的村庄,十几户人家,房舍俨然,鸡犬遍地,桃花源也不过如此,看到外人,村里的狗老远就吠腾起来了,几个村童跑过来,吓住群犬,听来客说起戴家,忙把三人领进村,不过齐声说戴敏才已经去世,留得他儿子,已经chéng rén。

    二人一听,脸上都露出戚容,没奈何只得先进戴家再说。

    戴家在村东头,门口两棵柳树,一个小四合院,虽低矮一些,但也还算整洁。早有村童到戴家通报,一位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已经迎了出来。

    “魏叔父,好久不来,想煞小侄了!”说着话,年轻人一屈腿跪了下去,行此大礼,并呜咽出声。魏庆之知道,戴复古的父亲戴敏才离世,戴复古见到父亲故人,自然又勾起悲痛来。

    “式之贤侄,快快请起,来见过林大人。”说着话侧身一让,戴复古和林枅正面相对,也屈膝欲跪,林子方慌忙搀扶。

    “小兄弟不必行此重礼,快快请起。”

    戴复古将三人让进院子,招呼着把一马一驴安排在栏下,邀请三人进屋,重新见礼,同时唤出浑家,招呼客人,其妻子年纪尚青,消瘦的身体,腹中已是怀胎,敛衽盈盈下拜,二人回礼不迭。

    其妻忙着弄晚饭,戴复古抓只鸡,杀了饷客,不一会,一餐不算丰盛的晚餐端上桌来,就着不太明亮的油灯,几个人围桌而坐。

    “林大人不要见怪,拙荆虽然有孕在身,可也初识文墨,因此和我也算得知己,故此有诗友来访,她也旁听一番。”

    林子方一奇:“也不可小瞧读书的女子,我朝易安居士李清照,诗词一绝,独步古今,实在是难得的女中雅客。不如一起用膳,我们一起聊诗,也是一件快事。”

    “谢大人,民女旁边伺候各位就可以。”

    三人也不客气,杯盘交错,欢声笑语中,时间过的真是快。

    “贤侄,诗翁东皋子一生爱诗,几时走的?也不等老友来吟咏一番。”

    “世叔飘荡江湖,家父五年前就已经谢世,谢世前一直叨念世叔。”

    “哎!汝父爱诗,不爱科举,似孟浩然一般,可孟浩然还试图做官,汝父甘居平淡,实属难得。”

    “吾父当年病势沉重,而我又少不更事,当时他和亲友说起自己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可惜儿子太小,恐怕自己一生诗作,将会失传。”

    “那他的遗作呢?”

    “我那时少年心性,也不懂珍惜,而经常有家父生前诗友来访,今天这位借一本,明天那位又借一本,几年下来,等我也悟出诗的真性情的时候,环庐而视,已是空无一本。”

    “哎呀!确实可惜,我七八年前在你家住了好几日,和汝父喝酒c谈诗,确实快活,那时你刚十三四岁,顽劣不读文章,现在看来,你的谈吐气质,和汝父一般无二,也是一位诗人的好苗子,苦读几年,定会出类拔萃。”

    “谢世叔青眼,但诗道曼曼,吾将如何而求索?还请林大人和世叔指一条明路。”

    魏庆之会心一笑,看看林子方,说道:“贤侄,何必远求,现下就有一位智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