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群贤毕至(三)(第1/4页)  分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知贤弟之志若何?”房杜说完自己的事,话锋一转就把矛头对准了杨霖。

    杨霖苦恼啊。他倒是听说过《六国论》和《阿房宫赋》,可惜一句都不会背,就算会背也没用,这玩意都被他以李世民之名剽窃过一遍了,还有点啥存货能让房杜二人如闻纶音c纳头就拜?而且以他们的志向,他要是敢实话实说直言自己这辈子的理想就是混吃等死,这二位老哥气得当场揍他一顿是轻的,打起小包袱扬长而去那是肯定跑不了的。可是千古名篇张嘴就来的剽窃本事他也没有啊?人家穿越都有随身自带搜索引擎的神技能,轮到杨霖硬是找不着ifix hà一,他脑子里一时间除了“鹅鹅鹅”和“床前明月光”这种小学低年级水平的诗词,别的啥都想不起来,这可咋办?

    “呃这个吧人生若只如初见?”杨霖脑筋急转口中还念念有词,好容易想起一句纳兰词,还一不小心从嘴里冒出来了。

    “嗯?”房杜二rén iàn面相觑,不知杨霖所言何意,又觉得“人生若只如初见”这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过往人生三十余载的时光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涌上心头,竟令二人感慨万千,均觉得杨霖此言大有深意,目光中流露出期盼之情,等着他的下文。

    杨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继续念下去:“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嗯,x hà一微弱只有一格,就记得上半阕,下半阙他假装不存在,也不知道能不能蒙混过关?

    不过人家杜如晦可是饱学之士。虽然这时候长短句刚刚现世不久,而且流行于江南一带,但是杜如晦却有所耳闻。虽然长短句与诗赋相比尚属小道,杜如晦仍然敏锐的察觉到杨霖此句的不凡之处,正要询问下文,却听房乔那边已经抚掌高声吟唱了起来: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唱毕一代才女班婕妤的这曲《怨歌》,房乔高声大笑,指着杨霖戏谑道:“莫非贤弟仍在对今日李家娘子之所为耿耿于怀?”

    所谓房谋杜断,房玄龄这家伙的想法不仅多而且很八卦嘛。这会儿功夫杨霖已经想好了怎么圆场,所以笑而不语,目光却看向了杜如晦。

    杜如晦若有所悟,笑道:“玄龄兄不过是开个玩笑,贤弟此句似乎意犹未尽,不知有何深意?”

    杨霖立身站起,双手负在身后缓缓而行,努力表现出一身恬淡之气。半晌,他才对房杜二人说道:

    “杜兄方才说的诗为心声小弟甚为赞同,如今兴致尽了,与其狗尾续貂,不如戛然而止,留作余味。小弟的这首长短句,说的却不是什么男女之情,跟李家娘子更是全无关系,而是闻得两位兄长所遇有感而发。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初二位兄台与李二郎之初见,是何等意气风发c慷慨激昂,所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不过如是。小弟这个无缘亲历的后来者,都不由得心驰神往。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般的少年意气c那般的一往无前c那般的相知相携,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可是理想终究只是理想,再坚硬的理想终究会被时间这个软刀子磨圆c削平,甚至变得面目全非。如果理想都能如当初所愿,又怎会‘何事秋风悲画扇’?当初二郎发愿‘江山作纸,万军为墨,尔辈如笔,吾当执之’的时候,岂能想到后日之劫?可叹二郎落得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便有天大志向又能怎样?

    二位兄台刚才问小弟的志向如何,不是小弟故作玄虚,更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实在是不知从何说起。众人皆云乱世将至,这乱世就意味着所有的规则和秩序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