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二女争夫(上)(第1/2页)  分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霖出发之前,李渊开具了任命他为磨坪山兵马统领的文书。不过大隋朝可没有兵马统领这个官职,所以这份文书上盖的当然不是山西河东慰抚大使c太原留守的官印,而是陇右李氏族长的私章。他还派信使先行快马赶赴磨坪山,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向主持磨坪山的长孙顺德和李秀宁等人一一说明,以免发生误会。

    等到杨霖一行人优哉游哉的行至磨坪山境内,侍卫统领杨文干又派人进山通报行程,所以杨霖并不担心他的这支小队伍遭到误袭,只是有点害怕李秀宁找他麻烦。不过他很快就忘掉了这点小心思,被磨坪山深深的吸引住了。

    这年头的地图压根没法看就不用说了,文字描述更是不靠谱,稍稍山高坡陡就是“壁立千仞,猿猴难攀”,水能淹到腰的小河沟就是“奔流迅达千里,神鬼难涉”。怪不得这个年代盛产李白c李贺这样爱吹牛的浪漫主义诗人,原来不光是他们浪漫,而是这会儿凡是能写几笔字的就没个不浪的

    磨坪山根本不像传说中的那样高大和险峻,但是胜在高不过一c二百丈的山峰一个接着一个,延绵不绝。山岭之上丛林密布c灌木横生,猿猴肯定爬得过去,人就费劲了,车马辎重更是想都别想,只能老老实实的走通往磨坪寨的那条蜿蜒曲折c只能并行两马的小路。地图上磨坪山四周只有一条洞涡水环绕,而事实上这条唯一的小路就跨越了七八条大大小小的山溪,最大的宽达十几丈,要是毁了溪上那座木桥则是人马难涉。而且小路两旁遍布着沼泽湿地,连小七这样体重不过八十来斤的小女生陷进去自己都爬不出来,最妙的是听杨文干说,这些沼泽下边密布着活泉,在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冻不实。以前曾有官兵趁着天寒地冻攻打磨坪山,结果还没看见磨坪寨的大门,前军就陷在了这片沼泽的冰窟窿里,生生冻死了几百人,只能无功而返。

    在山路的尽头,杨霖隔着好几里远就看到了磨坪寨。寨子的前营筑在一片山坳之中,木制的寨墙看上去并不如何坚固难攻,问题是寨前空间极其狭窄逼仄,最狭处不过几丈,别说投石机c木车弩和伏远弩之类的重兵器摆布不开,就算是轻步兵,一个攻击波次也最多容得下几百人,就算有千军万马也只能干瞪眼等这一波死光了才能轮到下一波,遂成军中最忌讳的添油战术。

    就算能用死人把前营寨墙填平了也没用,因为距离前寨不远处还有一道寨墙。这道寨墙比前一道高大,但还是木制的,而且寨前的空间也很宽敞,不过却比第一道更要命!因为寨墙建在一处陡坡之上,杨霖目测坡度在四十度以上!山路可以曲曲折折的蜿蜒而上,可是想要仰攻这道寨墙的兵们这么干就是找死,可是硬着头皮往上冲还是找死。守军都不用放箭,扔下块石头都能砸死一片人,想填平这道寨墙可就没有之前那么简单了。就算不计伤亡勉强打下来了,半山腰上还有主寨,那可就是用大青石砌成的正经八百的城池了,城墙高达两丈有余,角楼c马面c女墙c箭垛什么的一样不缺。重型攻城器械运不上来,还是仰攻,想攻破这样的城池在这个年代纯属做梦。李渊跟他吹牛说他当初攻打磨坪寨是“一鼓而下”,而亲历此战的杨文干告诉他,实际上他们足足攻打了四天,死伤超过三千人才得手。而守城的,只有千余老弱病残。

    杨霖光顾着观察地形,口中啧啧赞叹有声,都打算占山为王c这辈子终老于此了。直到苏仲碌悄悄的捅了他两下,才回过神来发现有人堵住了路,他们走不成了。

    来人骑着一匹枣红马,身披软甲外罩红袍脚踏红靴,掌中大槊上的槊刃根部系着一条大红的飘缨,连一头秀发都被一条通红通红的布巾束成一个马尾除了人长得不红,简直就像一团火焰在山风中飞舞,英姿飒爽至极。此人生得眉如远山含黛,眼若桃花含笑,肤若凝脂浮滑这词儿听起来怎么这么熟悉?能长成这样的,除了杨霖也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