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杨玄感之乱(三)(第1/5页)  分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潼关城下,杨玄感暴跳如雷。

    自从拿下荥阳和尉氏,就没有一件事让他顺心过。

    拿下河南道后立刻西征,是在起事前就定好的事情。尽管他的谋士和部将们对此有不同的意见,那些归附的反贼们也不以为然,就连他的谋主李密都屡次进谏,认为当务之急是立即北上河北将杨广的势力一网打尽,可是杨玄感依然不为所动。

    他认为,这就是帝王与臣子对天下大势认知上的天然差别。

    杨玄感出身将门,父祖均是战功赫赫的名将,他自幼随父出征,也算是见过大阵仗的人物,如何看不出当今天下乱局枢要之所在便是河北?更别提他与杨广之间化解不开的恩怨。杨广可以说就是他的父亲杨素一手推上皇位的,期间肮脏的交易c血腥的谋杀c龌蹉的算计不足为外人道,可是作为直接当事者的杨家有什么不知道的?父亲就是被杨广活活逼死的,现在皇帝猜忌的对象又轮到了身为家主的自己,稍有不慎,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同为弘农杨氏出身,杨家早就注定了跟皇帝不死不休,造反是必然的选择。

    既然走上了这条路,杨玄感唯一的选择就是取杨广而代之,坐上那张金灿灿的皇帝宝座。在这个大前提下,什么私人恩怨和军略战策都得让路。

    东都起事,天下景从,战无不胜。可是杨玄感站在乾元殿的最高处,却只能自称楚王,唯一的原因就是他所在的是洛阳,而非长安。

    长安啊长安,那已经不是一座城,而是皇权的象征。

    那块被八水滋润的土地,孕育了最为光辉灿烂的汉家文明,诞生了周c秦c汉等强悍无匹的帝国,即便是那些胡人一时得势占据了长安,也能以天下正统自居。

    正统啊!以臣易君,就差一个正统的名声啊!只要拿下了长安,正统大义之名唾手可得,到那时,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称帝了。

    所以西征才是当前最大的急务!那些注定匍匐于帝王脚下的蠢货们知道什么!

    至于在河北逐渐得势的杨广c野心勃勃的反贼和鼠首两端的部将们,杨玄感不觉得有什么威胁,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为了今天,他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从大业二年父亲杨素去世,他就开始策划此事。起初他打算拥立秦王杨浩,可是深入接触之后发现此子性情孱弱,毫无人主之相,遂产生自立的想法。

    从此,他一方面广建华宅c收纳ěi nuc与一众勋贵子弟裘马声色不务正业,利用礼部尚书职权卖爵鬻官,招致御史弹劾无数,俸禄几乎被罚了个精光,却以此安抚了帝心。与此同时,作为世家大族,无数对杨家忠心耿耿的部曲私兵c门客家臣从京师陆续消失,或到地方任职c领兵,或化身商贾c名士周游四方,甚至落草为寇占据山川险要之所在。他们广泛结交地方官员c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积纳钱粮,蓄积力量。几年过去,以弘农杨氏祖宅为中心,悄然织成一张覆盖中原各处要地c以利益为纽带的庞大网络,啸聚了大批豪杰义士,黎阳c河阳两仓要职c河南关陇军资运输尽入其手。至此,杨玄感起事的时机已然成熟,就等一个机会。

    就在去年,杨玄感听说皇帝有东征高句丽的打算,不禁大喜过望。他一面上书主张收复辽东故地,声言“眷彼华壤,翦为夷类”,并指责高丽“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并自荐领兵东征。同时以重金hui 许国公c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宇文士及,求取兵部尚书之职。

    随后,杨广令朝议东征事,并有意御驾亲征,朝堂大哗。重臣中,除了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c黄门侍郎裴距和内史侍郎虞世基不肯明确表态外,朝堂被一片反对之声淹没。唯有礼部尚书杨玄感力主出兵,并与纳言苏威c兵部尚书段文振等吵成一团,本就年老体衰的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