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风吹的野(第1/2页)  致命烈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晨的小草,挺立着傲人的身躯,昨夜的雨水让难民营里的人们苦不堪言,可是对于田间的小草,却如天甘雨露,一滴雨水顺着流下,压弯了草儿稚嫩的身躯,雨水渐渐落地,小草又猛地一下弹起。旁边的野花争相开放,整个田野向人们展现着大自然的美丽,几只蝴蝶似乎长了千里眼,飞奔着来到这里翩翩起舞,舞间,一群蜜蜂又嗡嗡的落到花丛间,辛勤采集着那天然琼浆的原料到腹中。

    突然,一只用破布编造的风筝飞了过来,比蝴蝶飞的高,比蜜蜂飞的响,只是没有它们飞的自由,因为它只是让人快乐的玩具,长长的细线下,一个满脸脏兮兮的孩子欢快的跑着,嘴里的笑容那么的天真,那么的动人心扉,他的笑声飘荡在整个田野上,蝴蝶与蜜蜂一跃飞起,就好像被这笑声打动而再起芭蕾。在诗情画意之间,一个老人的声音突然传来“慢点,慢点”,声音是那样和蔼,如果说在这之前的田野是诗中的画,那伴随着老人和蔼的声音,这画仿佛被激活一般,栩栩如生,不禁让人陶醉。

    孩子笑着转过头看了一眼老人,然后又继续奔跑着,嘴里还说着:“爷爷,快一点,来着啊”,老人微笑着对孩子说:“爷爷追不上”,声音还是那样的和蔼,孩子又转过头看了一眼老人慈祥的面孔,近乎全白的头发与胡须,岁月在他的脸上打下深深的印记,一条又一条的皱纹爬满了脸庞,弯曲的身形让人深感岁月如刀,倒退三十年,这应该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壮汉吧,在岁月面前也慢慢的弯下了腰,僵硬的双臂不停的向孩子招手,笑容一直挂在他的嘴角

    突然,一件小事中止了这如诗如画的风景,孩子不小心,一个踉跄趴在了地上,“哎呀”一声惊到了老人,老人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孩子“疾驰”而去来到孩子身边,老人关心的问着,轻轻把孩子扶起来,孩子并没有哭,身上也没有泥土,只是有零零碎碎的湿处,看来田野里的草帮了他,可是孩子站起来后却开始闹了起来,原来,摔倒的时候一撒手,风筝飞了,老人和蔼的劝说着孩子,承诺再给孩子做一个风筝,就在这时,又一个老人在不远的地方喊着:“是你们的风筝吗?”旁边还领着一个同样脏兮兮的小男孩,这边的孩子向那边的老人喊着:“是我的爷爷”。

    老人和小男孩慢慢的走了过来,向这边的老人和孩子说起话来。

    “我们是朝鲜那边过来的难民,我带孩子出来走走,就看到你们的风筝落到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就给你们送过来了。”刚来的老人说。

    “太感谢你们了,饶儿,快谢谢这位爷爷和这位哥哥。”这边的老人说。

    “谢谢爷爷,谢谢小哥哥,我叫缚饶。”这边的孩子说。

    四个人,两个老人,一个小女孩,一个小男孩,在田野里聊起天来,小女孩拉着小男孩在田野里放着风筝奔跑着,两个老人坐在旁边一直傻笑,幸福的笑容溢满了他们的面庞。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在老人的笑声中,半个时辰过去了,风突然起了,花儿与小草开始摇曳,风筝被刮得越来越摇晃,老人家示意孩子们赶紧收了风筝回家(哦,不太对,小男孩没有家了),两个孩子慢慢的把风筝收起来,老人与老人作别,孩子们则恋恋不舍的分开了,走的时候不是得回头看一看对方,小女孩最后的一个挤眼成了他们未来最美的回忆

    回到难民营,夏大有,也就是我们的这个小男孩,蹦蹦跳跳的向营区的人们笑着,好像心里像是刚吃了蜜那样的甜。突然,七八十个骑兵冲了过来,人们惊恐的同时却发现旁边的士兵毫不在意,有人便过去告诉士兵有敌情,可是士兵们并不以为然,士兵告诉难民们,这是天朝的军队,你们不用害怕。

    鸭绿江边,刚才的一队骑兵呼啸而过,逆着人群往南疾驰而去。走着走着,他们停了下来,搭起帐篷,此时,已经距离难民营的人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