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过江(第1/2页)  致命烈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92年5月10日,倾盆大雨漫天而下,“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高高的悬挂在山海关城楼上,守关的士兵淋着雨凝望着东北方,守卫着一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帝国,在他们的身后300公里,便是帝国的心脏。一切如同往常一样,往来的商人与百姓匆忙的进关避雨,守关的将军刚刚来到城楼转了一圈,与旁边的随从闲谈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忽然一阵马蹄声传了过来,守军谨慎的瞭望着关楼下,一队人马举着令旗用富有朝鲜特色的汉语高喊道:“大明朝鲜国特使,奉朝鲜国王书赴京师觐见大皇帝陛下”,城墙上的将军与幕僚们轻声说了一句:“不是刚刚朝贡完吗,这朝鲜人怎么又来了”,将军走出城门,看到一小队朝鲜使臣,身穿明服,操一口流利又不大顺耳的官话,与往常入关朝贡的使团似乎没什么区别,不过将军还是起了疑心,问道:“你们干嘛的,怎么只有人,贡品呢?”“回将军,倭人突然发兵,朝鲜八道已将尽数沦陷,在下奉国王书,特往京师向天朝求援,国书在此!”将军接过国书,确认为朝鲜国王印玺,遂不敢怠慢,向城楼士兵招呼:“开关”。

    五月十三日,京师中央大员们突然集体收到皇帝要朝会的消息,当内府的人来到这些大员府里传旨,他们却半信半疑,只有小部分听说了原因的官员直接赶赴了紫禁城,而其他人则是充满着疑虑,不慌不忙的去了。这时候,大皇帝陛下已经快六年不怎么上朝了,也怪不得官员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臣进来听闻,朝鲜与倭人暗中勾结,妄图诱使我天朝大军入朝,而后予以合围,臣以为当弄清楚事实,再做考虑。”

    “首辅大人,朝鲜乃是太祖皇帝钦赐藩邦,怎会与倭人勾结,向父母之邦以阴谋,望陛下明察”朝鲜特使说到。

    这时,外边又喊道:“朝鲜国特使求见吾皇”。殿内众人一脸茫然,看着殿内的朝鲜特使,而这位特使也更是找不着北了。

    皇帝动了动金口:“宣”,“宣朝鲜国特使觐见”,旁边的太监高喊道。

    “朝鲜国特使叩见大皇帝陛下”朝鲜特使慌忙地走进大殿单膝下跪。

    “平身吧,尔国怎又遣特使前来啊?”内阁首辅问道。

    “回首辅大人,倭人已陷朝鲜八道,敝国国王请求陛下允许过鸭绿江,与辽东暂避。”

    “事实未明,入我国境,万万不可!”

    朝堂上的众人开始众说其口,吵的不可开交,皇帝突然开口:“朝鲜乃太祖皇帝钦此藩邦,不可不救,更何况倭寇图朝鲜实则图中国,不可不管。颁旨,准朝鲜国王暂避辽东,辽东巡抚郝杰调查原由,酌情调辽东兵马入朝刺探,退朝。”

    “快跑快跑,过了江就好了”,义州鸭绿江边,人头攒动,乌压压一大片就像北归大雁一般向对岸涌去。中间夹杂着个不大的孩子,独自一人争着从浮桥上往对岸走去,对于这个十岁的孩子,他不知道他这是要去哪里,他只知道那边是安全的,是可以吃饱饭的。幼小的心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而他的父母或许早已在战火中死去也不得而知,从这些在普通不过的老百姓的脸上,我们似乎看到了在他们来的地方发生了什么,那满脸的恐惧如同他们的国家此刻的恐惧一般,这是二百年突遭巨变的恐惧,这种恐惧,使得他们在敌rén iàn前如同待宰的羔羊,而他们的国王,正在逃跑的路上期盼天军的到来,对于这个国家,上至国君,下至平民,唯一的希望就在西边的紫禁城

    回到这个孩子,他的身上是用麻布做成的一套服装,上身是右衽的衣,下身世开裆的裳,脚上是露着脚趾的麻鞋,而在衣物上则是残破不堪的洞与黑huáng sè的泥土,他的脸上又黑又脏,长长的头发早已变成了一团,紧紧的粘在一起。当他迈着缓慢的步子过了江,一队士兵正在对前面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