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劫天子(第1/2页)  朱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韩全诲挟持皇帝前来投靠凤翔,李茂贞是被动的。惊喜之余,甚是烦忧。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掌控得住皇帝。当宣武军打着勤王保驾的旗号进犯凤翔时,李茂贞不敢以卵击石,派人向河东李克用求救,没想到李克用已是今非昔比,帮不了凤翔什么忙,差点连自己的太原老巢也被宣武军给端了。受困日久,李茂贞有心求和,西平王王建暗中派人前来劝说他不要中途而废,要坚持住,自己会派兵援救凤翔。

    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八月,王建派义子王宗涤,王宗播率五万川军北上援救,意欲假道兴元,凤翔军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继密遣兵戌三泉以拒之。王宗播大怒,以兵强攻,军校秦承厚矢贯左目,达于右目,镞不出,王建自舐其创,脓溃镞出。李继密挡不住川军的以命相搏,大败,奔还汉中,王宗涤紧要不放,至汉中城下,先登城墙,克之。李继密投降,被迁cd。汉中自古就是西川屏障,得到西川,王建可高枕无忧矣。李继密就迁cd,王建谓部将曰:“继密残贼三辅,以其降,不忍杀。”复其姓名王万弘,不时召见。西川诸将鄙视李继密的贪生怕死,对他时常轻视欺凌,俳优辈更以他为范本,在戏台上嘲弄戏侮。王万弘十分后悔郁闷,终于“醉投池水而卒。”

    王宗涤以其名望,勇略深得民心,王建不得不封他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但王建私心忌讳,密令亲随马军都指挥使唐道袭诱王宗涤夜饮,缢杀之,一以指挥使王宗贺权为兴元留后。

    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九月,朱温因久雨,士卒多病,召开诸将僚属会议商议引兵回汴,亲从指挥使高季昌,左开道指挥使刘知俊皆反对退兵,曰:“天下英雄,窥此举一岁矣,今茂贞已困,奈何舍之去!”朱温患李茂贞坚壁不出,高季昌请以计诱致,募有能入城为谍者。骑士马景请行曰:“此行必死,愿大王录其妻子(愿大王收留我的妻儿。)”朱温侧然止之,马景坚决请行。时朱温遣朱友伦发兵于大梁,次日将至,马景假装逃兵,入凤翔城告密李茂贞曰:“汴军遁矣,独留伤者近万人守营,今夕亦去矣,请击之。”李茂贞大喜,开门悉数出击汴营,大败。汴军差点攻入凤翔。自是丧气,始议与全忠和,奉驾还京,不复以诏书勒朱温还镇矣。

    朱温表高季昌为宋州团练使。

    高季昌,硖石人,本朱友恭之仆夫也。

    汴军每夜必鸣鼓角,城中如地动。攻城后逅城上人云:“劫天子贼。”城上人云汴军:“夺天子贼。”是冬,大雪,城中食尽,冻绥死者不胜其数。李茂贞储亦竭,以犬彘供御膳。上鬻御衣及小皇子衣于市以充用。削渍松柿以饲御马。

    十二月,李茂贞从弟鄜州节度使李茂勋因家属均被汴军擒获,遣将请降,朱温受降,将其更名为周彝。于是山南西道入于王建,关中州镇却归朱温,李茂贞坐守孤城不敢再有妄想,写信向朱温剖白曰:“祸乱之兴,皆由全诲,仆迎驾至此,以备他盗,公既志匡社稷,请公迎扈还宫,仆以弊甲雕兵,从公陈力(我以破甲残兵,跟您效力。)”

    朱温见他有心服软,回道:“仆举兵至此,正以乘舆播迁,公能协力,固所愿也。”

    唐昭宗见李茂贞与朱温积极议和,自己回京有望,曰:“速当和解耳。”

    凤翔士卒在长官的授意下,对韩全诲一干权宦口出不敬:“全境困窘,全城饿死,皆因军容使尔等。”韩全诲惶恐不安。被赐名为李继昭的凤翔大将符道昭见到韩全诲责骂道:“从前杨复恭杨军容毁掉杨守亮一族,韩军容也想毁掉继昭一族吗?于是出城投降汴军并恢复旧姓名符道昭。”韩全诲向昭宗和李茂贞哭述,皆受口头安慰了事。

    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正月,唐昭宗派殿中侍御史崔构,供奉官郭遵诲面见朱温,李茂贞亦遣牙将郭启期前往汴营商议和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