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大齐”帝国的哀歌(第1/2页)  朱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唐至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以来,其时已历经270年。唐鼎盛时,帝国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东临哥勿州,西及安息州,幅员辽阔,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天子被尊为天可汗。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国几为藩属国,受唐封诰,各国遣唐使更是络绎不绝。唐是封建帝国里唯一未修长城,西部北部均有超现代中国疆域的中国最强盛的王朝之一。

    晚唐帝国没落,藩镇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皇室式微。但于忠义孝谦的传统人士中,唐朝依旧正统,皇室依旧可期。

    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五月,秦宗权部将,其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德諲举七州之地归附朝廷。

    赵德諲系蔡州人,在秦宗权尚为唐将时即在其帐下为申州刺史。秦宗权叛唐,他身不由己,在秦宗权帐下先被封为山南道留后,后因功被擢升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但他一直“身在秦营心在唐。”

    武宁军节度使时溥于唐中和五年(公元885年),因职位高和资格老被唐僖宗任命为蔡州四面行营兵马都统,在蔡州西北面行营都统朱温之上。三年多过去了,时溥根本无所作为,与蔡州秦宗权的搏击均由蔡州西北面行营都统朱温主导。

    唐昭宗上位后,不迷信资格老少,职位高低,下诏改任实干的朱温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在朱温的建议下,接受赵德諲的投降,改山南东道为忠义道,封赵德諲为忠义节度使兼蔡州四面行营副都统,准备消灭蔡州秦宗权。

    孙儒去了,分走了蔡州三分之一的兵力;赵德諲投唐了,带走了一颗颗蔡州兵对未来期盼的心。秦宗权终于将自己折腾得和朱温差不多的兵力了。

    与秦宗权对决多年,朱温一直未能打死秦宗权。一是对决伊始,朱温根本力量不够,秦宗权相较于朱温,犹如大象对土狼,秦宗权二十几万的军队,朱温充其量不过二三万人,秦宗权都没有当朱温是对手。二是朱温渐渐强大,秦宗权渐渐弱小,朱温对秦宗权,依旧很有保留,没有一棒子打死蔡州。“大齐”朝廷在彼,于唐廷就是威胁,就需要有人消灭它,以正正统,蔡州汴州隔壁邻居,汴州担当大任是理所当然的事。朱温以朝廷命官的身份,干着打击对手,扩张汴州势力的私活。虽然以攻打秦宗秦的名义向朝廷要钱要粮是不可能,但他受命于朝廷,成了朝廷体系中一员,是正统正义的,不再是乱军叛将,不会成为众矢之的,更因他努力实干,虽兵力不足,却兵强马壮。成了朝廷各部藩镇的救护队,及时雨。庐州刺史杨行密在危难之时就上表朝廷,请他出任淮南节度使,给了他名正言顺征服淮南的机会。

    接任淮南节度使,朱温于朝廷命官中职位超过了感化军节度使时溥。秦宗权的作用废了。朱温想彻底收了他。

    在唐昭宗因着对秦宗权刻骨的仇恨,犹豫着收不收从蔡州来的降将赵德諲时,朱温力主皇帝一定接收他并委于他消灭蔡州的重任。

    赵德諲感激朱温的提携。朱温尽出汴州精锐,与赵德諲会师汝水,在蔡州城外安营二十八寨,用豪华兵力围攻蔡州城。朱温身先士卒,披甲立于阵前指挥大军攀梯攻打蔡州城,蔡军乱箭齐发,朱温到底被射中腋下,血染甲胄,但他依旧神色泰然,不下火线。汴军见主帅亲自督阵,勇气倍增,个个如狼似虎,浴血奋战。与汴州军可以说是同气连枝,且敢于食用腌人肉的蔡州兵也凶悍勇猛,顽强抵抗。战斗持续了四个多月,汴军只啃下蔡州南城。眼见着战事胶着着,蔡州已是孤城,朱温决定对蔡州暂且围而不攻,将蔡州困死,饿死。回身开始謀划对武宁军节度使时溥的反击。

    朱温睚眦必报。

    淮南纷争时,楚州刺史刘瓒跑到汴州寻求避难,十月,朱温决定以护送刘瓒复任为由出兵徐州。武宁军节度使时溥知道宣武军要来,火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