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兵和贼的共存(第1/2页)  乱世天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汉末年所盛行的冷兵器,大多数还停留在铁器时代。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在炼铁的过程中,摸到炼钢的一些思路。然而这一类人群中,基本是当世少有的铸造大师,蒲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世间少有诸如蒲元这类的隐世大师,因此盛行战场中的多数还是铁器,刘青山深知铁器的硬度和韧性都远不及钢,因此他便萌生了大量生产钢铁兵甲的想法。

    只不过后现代社会中设备仪器都远不是东汉末年可以比拟,哪怕是将其简单化,也根本达不到皮毛的程度。故此刘青山只能用最简陋的方法去生产一批优于作为当今兵甲标杆的禁卫装甲的武器铠甲,定然会引起各诸侯的纷争抢夺。介时,刘青山就会掌握住一大批命脉在自己的手中,又哪是区区百万钱而已?

    刘青山早前就吩咐过侯武阳将营寨扎在山下的那条瀑布之下的河边旁。让刘青山感到吃惊的是,前几日三人雨夜归来之时,几千人营寨的迁移就已经进行大半,这期间也不过是半天的时间,这不由得让刘青山心中感慨万千。

    古代分封的官阶制度,虽说是封建社会的一种表现,可这种地方官员的口谕在下属的兵卒心中无疑是重若泰山,这也就促使了如此强大的行动力形成。那一刻,刘青山望见此景,心中不免一阵苦笑,想自己曾一手搭建而起的商业帝国,上下也不过前人,却依旧需要大量的利益挟持才能做到上令下传。

    刘青山与侯武阳站在山脚下的这处山谷中,脚下的这一块块搭建在一起巨大的天然岩石不知被这处瀑布浇灌了多少年,岩石表面整体塌陷,负重累累。

    耳边的瀑布落水声震耳欲聋,这个声音太容易让人置身其中了,刘青山此时看上去有些恍然失神。

    巨石下的营地中,有工人从山上伐木而来,有木匠在砍伐树干,有匠师在搭建新熔炉,几千人的营地此时来来回回好不热闹。

    按照刘青山之前的吩咐,以及图纸上的描画,侯武阳一早就吩咐下去,尽早将这项工程完工。

    图纸上的内容,侯武阳并不清楚,这是一个类似与后世风车的水上设施,轮盘是需要搭建在瀑布之下的正中间,轮盘的下方分出两条极长的木板,需要连接在河边熔炉的风箱上,由于这是个动态的木质工具,而且轮盘的需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因此需要伐木工去深山中砍伐一柱子以作材料,在加上轮盘在转动的过程中会连带着两条木版一同运动,因此之间衔接的位置也需要木匠们略微思考后才能确定下来。

    如果熔炉中的温度不高,矿石无法熔尽定然会残留下来大量的杂质,使得铁的硬度不高,更无法达到钢的程度。因此刘青山便将一个着手点放在了提高熔炉的温度之上,熔炉中的温度取决于燃料的燃烧程度,燃烧程度自然又取决于助燃的空气量,古代早期的风箱多数是由一人或多人的抽拉进行空气的压缩,如果能够想办法取代掉,那么人力耗费上就要省去极多。

    为此刘青山做得第一件事就是绘出草图,利用机械的简单构造,从而借水利实现这一构想的完成。瀑布下沉的巨力带动转轮运动,至少可以供给百数以上的熔炉风箱运转,而且力度上要比人力快上几十倍,再加上此处山谷空气浓郁,定会让熔炉中温度要比先前的山洞中提高几个等级。

    侯武阳一头雾水,他从未见过这种奇怪的东西,可当他看到刘青山脸上的平静后,不知怎的,自己竟也逐渐平静了下来。

    希望这般大规模的整改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吧!侯武阳如是想。

    刘青山看出了侯武阳的焦躁,必经在朝中将八成多的利润收回后,再让侯武阳动如此大规模的动工,着实有些劳民伤财的意味。因此他很感谢侯武阳能够这般信任自己,以自己的话唯首是瞻,毕竟此二人因怨结识,能够做到这一步,着实不易。

    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