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危机(第1/2页)  乱世天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的天潮的厉害,三天两头就要下上一场大雨。这古时候排水渠道本就不够完善,积水堆积在山下的泥土里,有种说不出的泥泞和潮湿。

    刘青山的母亲李氏是贵族出身,可自从刘家破败以来,却没有一丝怨言,家中大大小小的家务都一人包办。甚至有太多不曾触碰过的粗活儿,如今学的也早就驾轻就熟。

    李氏从后院的厨房走进了里屋,手中捧着一个簸箕,其中盛满了还在冒着少许热气的干枯树叶。李氏翻开刘青山和刘果两人卧榻上的褥垫,皱了皱眉,随即将簸箕中烘好的树叶均匀的铺在了下面。天气越来越潮冷,李氏担心孩子晚上睡觉受了凉气,就每天夜里烘上一些草木,希望能祛除些许寒潮湿气。

    刘青山静静的站在屋外,看着李氏的一举一动,眼眶中不知何时竟突然湿润了一片。

    “娘,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呀?这雨天寒冷,你若再受了风寒,如何是好?”

    李氏听见声响,回头望见刘青山,脸上顿时扬起了微笑,这种慈祥正是刘青山这些年来希望拼命守护的。

    “你爹去山上打猎回来,便又去了城郊外的夜集售卖皮毛,现在还没回来。我这心里总是一阵一阵的难受,有些放心不下,就起来给你和果子重新换下干草席。”

    刘青山听后,心中突然咯噔一下。连忙开后问道:“娘,果子呢?果子怎么还没回来?”

    “果子早些回来的,便跟你父亲一起去了。”

    “这大雨天的,集市里能有几个人!父亲怎么偏偏这个时候去夜集里卖那皮毛,明天一早出趟早集有何不可?”

    李氏神情有些动容,身体轻微抖动。刘青山一时心中烦躁不安,话语上不免带有一些强硬。

    “你父亲前些时日,托安邑县的旧友联系,希望能与安邑县尉通融下,让你充军,以后好有出头之日。眼看明天就要碰面,可说好的彩礼还差上一截,便拎上几条上好的皮毛去夜集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刘青山闻言,身躯一震,眼眶赤红。心中不安的情绪越来越严重,踏步流星地跑到后院的库房,一手取下父亲挂在墙壁上猎弓,取出一袋箭囊和一把环首刀一同背在了身上。

    一切糟糕的情景此时都像是在刘青山的脑海中闪现出来。他再不敢有丝毫片刻犹豫。然而从商多年的他,曾熟读各种历史典籍,阵法兵书,自然知晓冲动和惊慌的时候才是最致命的。

    周黎在这杨县的道法通天,自然早就知晓他们的住处,可这些年都没有动作,难道会在今天灭口么?刘青山想到了陆融,又想起红袖与他说的话,心中早就已经不安到了极点。他不敢去下这种赌注,他只有亲眼见到父亲和果子,才能真正消除心中忧虑。

    可此去,定然家中空虚,李氏尚一妇人,若遭到敌袭可如何是好?

    思来想去,刘青山不能再有一丝耽搁,连忙让李氏打开所有房门,熄去所有的灯,然后赶紧穿上蓑衣去山腰间的屠猎户家里避一避。

    刘青山再不言语,拔门而出,向着夜集的方向奔走而去。

    李氏见刘青山如今眼神坚毅,说话又匆忙着急,心中知晓可能出了一些问题,也不去问,全凭其吩咐去做。

    路泞得让人有些难过,上山的道也要比先前任何时候的都要难走,天看起来有些奇怪。

    就连那孩子,怎么突然也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前些年,几个乡里乡亲家的孩子,赶上安邑县充军,几个旧识老友恨不得砸锅卖铁地去供奉一些彩头,全为了自家的孩子能在这乱世中吃一口军粮,至少还能混上一口饭吃。

    当时刘毅还总觉得这想法太廉价,不是大丈夫所为。可谁知十几个月的征战下来,当初只是想要混口饭吃的孩子如今或多或少得都积累了一些战功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