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1/4页)  三国风云人物正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钟会借司马昭之令,让监军卫收捕邓艾送洛阳,自己又收编了邓艾的全部军马,最后威逼众将反叛魏国。众将联合谋杀钟会后,邓艾部下之人急去追救邓艾,卫觉得,邓艾一旦被救,必然要找自己报仇,准备派人赶上斩杀之,邓艾手下护军田续挺身而出,向卫说: “昔邓艾取江油之时,yù杀续,得众官告免,今日当报此恨!”(第一百十九回)征得允许后,遂领五百兵赶到绵竹,乘邓艾无准备时一刀斩之。在这里,各种势力互相倾轧,矛盾复杂,但多是由个人利害引起。司马昭把握的原则,一是利用钟会与邓艾的矛盾来“以dú攻dú”;二是大军进驻长安,以防钟会兵变,将这股祸水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三是掌握了大的局面后,具体细节任其自然。其实,司马昭对钟会的反叛及其结局事先也有一个基本的估计,他在钟会刚出兵伐蜀时就对邵悌分析说: “蜀既破,则蜀人心胆已裂,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会即有异志,蜀人安能助之乎?至若魏人得胜思归,必不从会而反。”(第一百十六回)司马昭对因个人利益而发生的叛逆行为持坚决平定的态度,只不过想在灭蜀之前利用一下他们的力量罢了。对这类分裂和不协调的活动不坚决消除,会给本集团带来重大的危害。

    下篇:《为谁喝彩 三国用人之道》

    沟通与协调内部关系(2)

    有些内部冲突由历史原因引起。甘宁原在黄祖手下为将,曾为黄祖攻杀孙权大将凌cāo,后来他投了孙权,凌cāo的儿子凌统多次寻衅争斗。孙权在处理这类内部冲突时,一是立即制止;二是勉励双方不念前仇,以大局为重;三是将一方施予另一方的恩惠公开向其介绍,这样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解决这样的冲突,还需要如下两个条件: 一是周围将士的及时配合;二是争执人至少有一方要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胸怀大局。

    有些思想分歧是由认识上的原因引起的。刘备兴兵伐吴时,孔明、赵云、秦宓等许多官员劝阻,大将黄忠没有提什么意见,大概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吧。但他在前线冲锋陷阵,立有大功后受伤病危,临终前对刘备说: “臣今年七十有五,寿亦足矣。望陛下善保龙体,以图中原。”(第八十三回)他在伐吴的战场上,劝刘备向中原争锋,看来心底里并不赞成伐吴。赵云率后应部队,在伐吴失败后全力营救刘备与诸将。我们看到,大家对伐吴一事虽曾有思想认识上的不同,但一作出决定并变成事实后,就保持了行动上的统一。这里没有相互的怨恨和拆台,是一种难得的群体精神和集团意识,需要领导人在长期的生活中精心培养才能形成。由于认识的原因发生思想分歧,这是正常的事情,但却是极易引起误会的地方。袁绍不赞成许攸的计策,却怀疑他与曹cāo勾结。袁谭退守南皮时,身边的辛评受命去和曹cāo谈判,并拒绝了曹cāo的挽留,回城向袁谭汇报谈判结果。因谈判结果出乎意料,谭即怒斥辛评道: “汝弟现事曹cāo,汝怀二心耶?”(第三十二回)辛评怨气填胸,昏倒于地,不久死去。袁绍父子的思想方法直接危害了自己的领导行为,造成了不良后果,这是非常值得吸取的教训。

    与领导人有隔阂的部将在前线打了败仗或出了其他问题,处理这类事情是极复杂的,需要领导人持冷静的头脑对待。刘封与孟达守上庸时,曾拒绝向困守麦城的关羽派增援部队,致使关羽被擒受害,刘备准备立即治罪,派人去捉拿,孔明认为,此事“直缓图之,急则生变”。(第七十九回)他建议升刘封去守绵竹,使其与孟达分守二处。孟达看清了刘备的用意,遂投降了魏国。刘备yù起兵擒拿,孔明建议说: “可就遣刘封进兵,令二虎相并,刘封或有功,或败绩,必归成都,就而除之,可绝两害。”(第七十九回)刘备从其言,让刘封从绵竹率兵擒孟达,后刘封兵败回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