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 章(第1/4页)  三国风云人物正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魏延在客观形势上已处于明显的下风。

    第三,指定接班人的正统xìng。杨仪表奏一到,蒋琬就认为,杨仪“为丞相办事多时,今丞相临终,委以大事,绝非背反之人”。董允亦认为,杨仪“为丞相所任用,必不背反”。(均见第一百五回)魏延在前线曾向费提出要替代杨仪掌握兵权,率军继续伐魏,这公开违背领导人生前的人事安排。费一回朝廷就向后主面奏了魏延的反情,因为凡是不是领导人生前指定的人,绝非正统接班人;凡是这种人掌权,就是在造反作乱。正是由于这“两个凡是”,魏延的军队被煽动逃散,他的行为无人支持,他被马岱斩杀后人们心安理得。

    魏延死了,一个争取个xìng独立的人格被绞杀了。历史在敬告后代: 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该安守本分,老老实实地做人。

    上篇:《风云人物 青梅煮酒论英雄 第三部分》

    中国传统意识下的悲剧(3)

    附: 《给魏延的一封劝告信》

    笔者早年看到过一册手抄本的《读史札记》,为作者近年所作,不知什么原因,他竟不愿发表。《札记》有一小节是《给魏延的一封劝告信》。谨将内容摘引如下:

    魏延老兄:

    看了《三国演义》,我知道了三国有你这样一个特别的人物,作为一个局外人,我觉得孔明安排人杀掉你是正确的。如此直言请你不要过分计较。其实,看了《三国演义》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我只不过像老兄一样直爽罢了。

    我非常敬佩你的才干,掩卷一想,你终被死人杀掉,不免有些遗憾之处,惆怅之心,一吐为快。你若当初能按我的劝告去办,虽不敢保证高官厚禄,飞黄腾达,总不至于被自己的领导人所杀。

    为什么经常要给领导提意见呢?你不该有那么多的意见。人家分配任务时,你去时只需带上耳朵,洗耳恭听,听时最好把头略低一下,表示俯首听命,但也不要低得太多,以防人家认为你没有注意或打瞌睡怎么的,听完之后就努力去办,以你的才能,我想没有拿不下的任务。干完工作后,就去睡觉、喝酒,这样消磨时间还不好吗?汇报工作时,你千万不要说自己如何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任务,要有意把困难说大一些,这样,人们就会认为你善于克服困难,工作认真。

    你为什么那么爱出风头?其实,风尾比风头好,处个中间位置最好。也许你争风头是为了逞能,人的能力算个啥?最主要的是要拍马屁,这方面你有能力么?有能就逞,没有也就别逞能。也许你出风头是要争功劳,常见你不被安排到头功的位置而怨恨,但要功劳有啥用?有功的还不如无功的。你不看人家杨仪,平时不打仗,只在领导面前工作,一夜之间,成三军总帅。

    你有时有一些自觉高明的作战计划,不提出来总感内疚,我完全能理解这种心情。但我想,你最好不要自己去提,领导对你的印象并不好,你提出来必然受不到重视,反而让人对你增加误会,你最好让马谡、姜维等人去提,领导器重他们,必然重视他们提出的方案。这些意见即使被采纳以后,你也不能说它们是由你提出来的,你该对人说领导是如何英明等等,以争取领导对你逐渐产生好感。

    当看到你对费说要让杨仪扶回孔明灵柩,你要自掌兵权继续伐魏的情节时,我吃了一大惊。这是为臣的本分吗?丞相死了,那么聪明一世的人自然不会临死糊涂误事,一切大事无疑会安排就绪,用得着你去参与干扰吗?而且,你要接掌丞相兵权,这不是把自己摆在丞相之上作安排吗?太妄自尊大了!你的身份是什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你当时应该说,领导的安排是如何合理,你要誓死捍卫等等。你认为你可以作三军统帅,但我总觉得你不太成熟。噢,成熟是什么,你恐怕不清楚,我也一时说不清,一句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