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 章(第2/4页)  正说清朝十二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 无冕女皇慈禧(3)

    按照惯例,在皇帝大婚、选立皇后的同时,还要选出一批妃嫔备位后宫。这次同治帝大婚时,选了4位女子为妃嫔,她们是知府崇龄的女儿赫舍里氏、原任大学士赛尚阿的女儿阿鲁特氏、主事罗霖的女儿西林觉罗氏和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这4人中,长得最漂亮的当为17岁的赫舍里氏。年龄最小的是富察氏,只有14岁。慈禧将4人分为三等,只将富察氏一人封为慧妃,将赫舍里氏和阿鲁特氏封为瑜嫔和嫔,将西林觉罗氏一人封为贵人,故意突出了富察氏的尊贵地位。

    按照惯例,妃、嫔的册封礼应与皇后的册立礼同日举行。可是同治帝的大婚礼,只安排慧妃的册封礼与皇后的册立礼同日举行,将瑜嫔、嫔的册封礼安排在一个月后举行。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十五日,将慧妃直接晋封为皇贵妃,连升了两级。

    富察氏晋封为皇贵妃后刚一个月,又以她“侍奉大行皇帝夙昭淑慎”,晋封她为敦宜皇贵妃。

    清朝后妃制度自康熙朝完善以后,皇贵妃的封号字数最多为2个字。可是慈禧在光绪二十年(1894)正月初一日,以这一年是她的60大寿为由,封富察氏为敦宜荣庆皇贵妃。富察氏成为有清一代皇贵妃封号字数最多的一位。

    惠陵妃园寝内为同治帝的4位妃嫔分别建了地宫,上建宝顶。遵照慈禧旨意,将慧妃宝顶放在前排正中之位,其他3位的宝顶在后面,一字排列。慧妃的地宫为石券,另外三人的为砖券,故意突出慧妃的地位。

    颐和园石舫慈禧觉得将慧妃券座安排在园寝前排正中,似乎还不能表达对她的厚爱,于是几次降旨,yù将惠妃园寝提高规格,仿照清朝妃园寝等级最高的景陵皇贵妃园寝和慕东陵的规制,增建方城、明楼、宝城、大宝顶、东西配殿,[-整.理'提.供]还要增设石五供。清朝陵制:只有帝、后陵才设石五供,而且标准规制的妃园寝不建方城、明楼、配殿等。后来由于一些王公大臣的暗中抵制,加上实际施工的困难,也可能是慈禧觉察到这样做不妥,最后不得不收回成命,谕令按定陵妃园寝规制办理。

    慈禧权yù极强,不容任何人忽视她的权威地位,即使是自己的亲儿子、儿媳,她也只从自己的好恶出发,或罚或赏,尽只由着自己的xìng子。正是由于她的粗暴干涉和残酷虐待,才造成了同治和阿鲁特氏的早亡(详见“孝哲皇后”章),后来又逼死光绪和珍妃(详见“珍妃”章),她实在是一个自私恶劣、毫不顾及亲情的母亲。

    慈禧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时代的独裁者,她将天下一切都视为自己的私有品,儿女是她的,他们的婚姻感情她要干涉;国家朝政大权是她的,决不允许别人chā手;那天下的财物更应归她所有,为她所享受。为满足自己的私yù,她常常置国家面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危机于不顾,挥金如土,大肆挥霍。她觉得生前拥有权势富贵还不够,还得为身后营建万年吉地多做打算,这样即使到了另一个世界,还能继续享受她作为老佛爷的尊崇和富贵

    第五部分 无冕女皇慈禧(4)

    优劣功过任评说

    对于慈禧这样一位如此重要,又引来如此多争议的人物来说,很难作出服众的评论。有人认为她是一个“浅薄无德的fù人,握定中国命运达四十余年”,有人认为“西太后原是一个yīn险狠dú,狐狸其貌而虎狼其心的泼fù人”,也有人认为“观于在太后以前及其同时代的人物,证以中国百姓之公论,则太后并非一残暴之君”。

    她是一个权力痴迷者,在权利纷争中果断冷酷;她是一个严厉的母亲,对儿子、媳fù单从个人好恶、一己之私出发,毫无温情,残酷地逼死了两个儿媳fù;她是一个没有政治眼光的太后,在世界大势面前缺乏应对智慧,反应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