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Sect. 289. 紫檀御榻(1)(第1/4页)  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淮水水面,夜风透凉。一艘能装数百人的大型江南官船正逆水上行。船舱中透出昏黄的灯光。在半明半昧月光的映照下,淮水的波涛像是一片零星的碎银。岸边偶尔闪过三两点渔家灯火,但大多数时候,只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南唐右仆射司空孙晟冒着夜风站在船头,沉默地看着两岸依稀的树木轮廓,心事重重。有三两仆从远远地候在一旁。礼部尚书王崇质步出船舱,走到他身后不远处招呼道:“孙司空,夜已深了,怎的还不歇息?”

    孙晟回头看着他,勉强一笑:“王尚书不是也没睡么?”往后退两步到王崇质身旁,又叹息道:“此时此船尚在我国土中,何不多看一眼?异日到了周营再看,想来江山也该变了模样了。”王崇质安慰道:“此番你我二人奉旨出使,只要说动周帝接受条款就算成功。至于江山,该什么模样还什么模样,司空何须想太多?”

    孙晟苦笑道:“此番出使,咱们恐怕是回不去了。钟谟、李德明不就被周帝扣留下来了么?临行前下官去找过冯延巳,对他说,他是左相,这趟出使涉及割地,原本该他去的,可是派给了下官,下官若是推辞,对不起先帝,说不得只能硬着头皮出来。”

    王崇质冷笑道:“是啊,那帮人有好处都争着上,这种割地求和的丢脸事,为什么不来?”

    孙晟看着王崇质叹息道:“王尚书家有百余人口,还是要好好为自己打算一下的。至于下官,下官想了很久,已经想好了。先帝在下官走投无路时赏识、收留下官,又一路提拔至于宰相。此行,下官终不负先帝永陵一掊土也就是了。至于其它事,也不是下官所能知道的。”听了孙晟的心里话,王崇质眼神复杂,欲言又止。

    下蔡。大周皇帝行宫。依旧禁卫森严,甲兵威武。

    孙晟和王崇质向皇帝跪奉国书。孙晟念道:“……今天命有归,声教远被,愿比两浙、湖南,仰奉正朔,谨守土疆。乞收薄伐之威,赦其后服之罪,首于下国,俾作外臣。则柔远之德,云谁不服!……”王崇质又补充道:“今再献上金千两,银十万两,罗绮二千匹,江南精美器物若干……”

    皇帝在御座上仔细地听完,却迟迟没有作答。

    唐主在国书中请求比照两浙、湖南的例子奉大周为正朔,意思是愿意去帝号,做藩属国,这比上封信里的意思更进了一步。但这离他的目标还差得远。他相信唐主还有更具体的条款,这两位使臣显然想慢慢地放出来,一点一点地谈判。

    片刻,皇帝欠了欠身子,不耐烦地问道:“……你们国主还有别的话么?”“有,有。”孙晟与王崇质忙答道。皇帝猛地一拍御案,怒道:“有话就快说!兜什么圈子!”

    “是!”孙晟勉力镇定下来,拱手道:“敝国国主说,愿意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归于大朝,乞求陛下立即罢兵。”“……还有么?”“还有,每岁进贡金帛百万。”王崇质补充道。

    淮南一共十四州,唐主李璟愿意割让六州土地,接近一半,也算是下了血本了。至于岁贡金帛百万,即便以江南之富庶,也不算小数目。但凡征战,不过为钱为地,割地输钱保平安的想法,很符合唐主对于这场战争的理解。

    皇帝冷笑了一声。孙晟和王崇质忐忑地看着他。

    “你们两位唐使知道朕目下在淮南的进展么?想是在金陵城里待得太舒服,都忘了四下打探打探了?那么,朕来告诉你们!”皇帝走下御座来到沙盘前,示意两人跟来。

    皇帝指着这盘虚拟的山水,朗声说道:“光、舒、蕲、滁、扬、泰,已在朕的囊中;寿、黄、楚、海,指日可下;濠、泗、庐、和,朕已派兵前往。……而在你们的背后,大江之南,吴越钱氏已经奉朕之命攻克了常州,生擒了你们的刺史赵仁泽、偏将诸承、向重霸等一百余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