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Sect. 141. 奇香蜜丸(1)(第1/4页)  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二月初二,戊申日,这是三九的第七天。俗语有云,三九四九,冻死猪狗。

    这天下了一场冻雨,雨水挂在树上,还没等落到地面就冻成了冰。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中书令冯道从西京迎奉郭氏自高祖以下四庙的神主返回,到达了西郊。

    皇帝应当着常服出城亲迎神主,这是经太常礼院诸臣反复引经据典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于是,尽管天气酷寒,接到冯道先遣奏报的官家郭威还是勉力遵从礼制,率领皇子晋****以及王公大臣们,亲往西郊迎接宗庙神主。在凛冽的寒风中,官家亲自路迎奠飨,并奉皇家祖先之灵位入于太庙,设奠安神而退。

    官家郭威原本是骑马出于西郊的,君贵担心恶劣的天气会加重父皇的病情,坚持让御辇跟随出城。果然在行礼完毕之后,君贵发现父皇面色有异,便立即扶着他登入有暖帷严密遮挡的御辇返宫,自己驾马从旁阜随。

    回到滋德殿,君贵与内侍们一起将父皇扶到御榻上躺下。官家喘息不定,勉力抑制着想要大咳特咳的冲动,将脸憋得紫了。彤云等吓得脸色煞白,一边服侍,一边偷偷抹泪。未几御医传到,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施治,药石针砭,多管齐下。

    殿中人仰马翻折腾了半日,官家好歹平静下来,躺在榻上昏昏睡去。君贵退到外殿,心中一片沉沉阴云,压得他窒息欲狂。

    好在翌日,官家的病情有了好转。君贵、君怜、鹭娘、重进等晚辈日日入内探视,轮番事奉汤药。往后几日,官家在众人的悉心调养下颇有恢复,又能勉力视朝了。

    视朝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处理臣属上奏的各类文书。郊禋在即,外藩们纷纷乞朝。能够参与国家这一重大礼仪盛典,是莫大的光荣,可是能够获准躬逢其盛的外藩屈指可数。谁将会得到这样的恩宠呢?

    十二月十八日,曾经三上乞朝奏表的镇州节度使何福进获准来朝。

    十九日,同样曾经多次上边乞朝的邺都留守王殷获准率牙部来朝,官家命他仍旧如先前在京时一般,掌京城内外巡警。

    群臣侧目。

    二十日,权判太常卿田敏以礼仪使的身份上奏:“皇帝郊庙行事,请以晋****为亚献,通摄终献行事。”郊禋时的祭酒必献爵三遍,亚献,就是献第二遍,终献,就是献第三遍。唐代旧制,南郊享太庙时,例以亲王充亚献、终献行事。如今的官家只有一个皇子,皇室只有一个亲王,所以亚献、终献,都将由晋王来担当。考虑到官家的健康情况,这也意味着以晋王为仅次于主献者皇帝的副祭,意味着晋王必要时可以代替主祭者皇帝完成所有的献祭仪式。

    官家依从了礼仪使田敏的建议。

    东京。御街。日间。

    一大队衣甲鲜明的人马从南而来。仪仗旗帜高耸整齐,在寒风中猎猎翻卷;几百甲士,无论骑在马上还是徒步行进,无不体格壮硕、神情倨傲。被这一系列浩大的仗卫所簇拥着的,正是邺都留守王殷。他原本身材高大,骑在璎珞艳丽、腿长臀圆的枣红马上,愈发显得仪形魁伟、威风震烁。

    非皇家人马却以如此铺张的排场耀武扬威地行进,自本朝建鼎以来还是比较罕见的,即便王峻势盛之时也少有如此。这不寻常的现象自然引起了沿途百姓的侧目乃至围观,纷纷猜测这个看似大有来头的人物究竟是谁。有聪明人从仪仗号旗上找出了答案:“啊,是邺都的王节度!”

    冬日街面上往来的人原本不多,可是这么庞大鲜明的仪仗队伍经过,倒把好些人从家中召唤出来看热闹了,拥挤着阻碍了队伍前进的速度。为此,有四个骑士突出前阵,挥舞着马鞭在前面不停喝道:“奉旨巡城,无关人等回避!奉旨巡城,无关人等回避!”

    那些不识趣、不知道赶紧闪避的好事者,难免挨上一两鞭,御寒的衣物也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