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Sect. 116. 父子君臣(2)(第1/3页)  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爹与朝臣们早就议过此事,诸臣的意见,还是保守现有疆土为主,徐谋扩展。”

    “目下自然是如此。可是爹,天下不统一,最受困扰的还是九州生民。且不说幽燕一带被强行划归契丹治下的百姓有着多么深厚的故国之思,便是江南这种汉人主君统辖之地,因为与中原强行分隔,于民生也有诸多不便:商贸不得往来,行旅需要借道,有人还难免骨肉离散……。前年江南闹饥荒,江南人冒死过江籴粮,倘若不是父皇开恩,允许国朝米粮商贩售予粮食,江南还不知要新添多少饿殍。……而江南、西蜀等地的丝绢、细布,也因政权分裂之故,被中原商贩囤积居奇,平白无故推高行市,浮躁人心……”

    父亲点点头:“……荣哥儿,你之所虑极是。你随我来。”

    父子俩来到滋德殿的后殿。后殿的一面墙上悬挂着一张羊皮大地图。君贵只看一眼,便疑惑道:“这是不是……秦王高武懿公的……?”

    秦王高武懿公就是高行周,秦王是他的追赠,武懿是他的谥号。

    父亲点点头,叹了一口气:“对,建鼎伊始,他就将这张前朝全境内的道府州县地图献给了我。……可惜啊,斯人已逝,名将难再,爹也只能加恩于他的儿子,以稍示恩宠了。”

    君贵对高武懿也颇有好感,对他的薨逝感到十分痛惋。可是当此之时,他不愿增加父亲的伤感,便没有接腔,只是点点头。

    父亲首先指着地图外围那些细节不甚明晰的地方,说道:“中国既称中国,自然是与四夷相对而言的。怀柔四夷,扶绥远国,自古是天子之责。……北辽不必说了。吐蕃、回鹘称臣于中原,不外乎谋求通商之利与军事安全,增加他们酋首在部族中的地位。如今只要我朝军威不减,他们暂时就不会构成威胁。……西边,党项人反复无常,府麟两州常与之交兵,今年庆州的野鸡族掠夺商旅,事情都闹到中枢来了。唉,目下麟州被刘崇拉了过去,咱们对西羌的边境形势就更需要特别留心……东北方向,高丽代国王王昭一直向我中国纳表进贡,今年又下诏正式封他为国王,咱们与他们的关系还是很稳定的,倒不必过多费神。……至于渤海国,已经到了北辽手里,暂时就不去管他了。……

    父亲又指着地图细节丰富的中部区域:“再说内部。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自然不仅仅是中原黄河故地而已。在历朝历代君主与将士的开拓与守护之下,在生民祖祖辈辈的繁衍蔓延之下,才拥有了如许广袤的领土,才融合了南北东西习俗迥异的人民。……可是,经过安史之乱后两百余年的纷争,尤其是朱温篡唐以来,汉武、唐宗所画下的中国轮廓早已四分五裂。如今我大周所能葆有的疆域,不过盛唐时十成中三成而已。……荣哥儿,你说得很对,一个中国的正朔皇朝,是不可能守着半壁江山就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的。就算皇帝自己愿意,老百姓也不会答应……三国统一于司马,南北朝统一于隋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这件事,就算咱们不去做,别人也会去做的。而这个最终的统合,这个最终的和平,只能以战争求得……

    “可是,荣哥儿啊,在去做这一切之前,咱们要有人,要有钱,要有粮草,要有对未来的通盘筹划……如此,方能以己之不败,待敌之可乘哪……

    “去年诏改了盐曲禁和牛皮禁,今年开年又下诏革除了营田,还准备废除牛租。有大臣劝爹,说像营田这种事,不应该放归,应该遣卖,至少能卖出几十万缗钱以资国用。哼,爹对他们说,苟利于民,与资国何异?……荣哥儿,你记着,藏富于民,民富则国富。倘若老百姓过的都是穷日子,爹这个皇帝又怎么可能当得安稳?……总之,这些措施不消说,是恢复民生、积蓄财富的开始;此外,爹修补了东京罗城,停罢了诸州上贡器甲,这是改革军事的开始;爹亲自去祭拜孔祠,又命冯道雕印九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