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Sect.83. 大宝箴图(1)(第1/3页)  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周立朝已有大半年了,国家大事,多半由皇帝郭威与王峻、李榖、范质、郑仁诲等亲随旧部出身的枢臣在此殿内商议而定。前朝遗臣中,冯道其时已有六十九岁,虽然仍是百官之首,但官职以荣衔居多,差遣也多是类似为皇子主婚、迎奉太庙神主之类的荣差,已不怎么用他实际经手政事庶务了。窦贞固和苏禹珪在大周建鼎后升过职,后来又免了使相,仍守本官,也不再能参与枢机核心了。

    今日的议题主要是移镇。

    皇朝在建鼎之初,曾经有过一次大型的人事部署。当时,伴随着大面积的加官进爵,不仅中枢要职重新进行了安排,方镇藩守也有过一次大轮换。后来数月,方镇的任命上便只有小调整,没有大动作。如今,建国初期的藩镇地图试行了大半年,哪里合适,哪里不合适,何人该升,何人该降,何人该转出,已经到了一个需要进行阶段性统筹计较的时候。

    此次移镇的方案,王峻事先并没有奏报给官家,更加不会拿给同侪们看。他打算就在今日当场议论敲定,省得黑纸白字地让人斟酌久了,徒增口舌。

    官家郭威给各位宰臣赐了座,并兼赐了茶。这是累朝旧例,宰臣与天子坐而议政,以示官家优宠。丹墀下早由内臣竖了架檀木屏风,一幅精致的羊皮大地图便牢牢悬挂在屏风之上。

    这张地图,就是君贵曾经在高邺王指挥室中见到过的那幅大汉全境道府州县图,图中州郡位置、山川走向准确清晰,是高邺王倾高氏牙军精粹谍线及侦罗之力绘制而成。大周建鼎之后,高行周将它作为高氏合族的第一份礼物,进献于新皇帝郭威驾前。

    王峻首先说了自己的想法:河朔诸州当契丹与刘崇的攻击之重,晋州、贝州、定州等守将早已疲惫,应当换守;中线的同州、华州、陕州、许州、徐州、宋州等,俱为关节,不宜让守将驻扎过久,也该来个大移换;东线的沧州、兖州、青州,有河海富庶之利,可挪出来奖励勋臣。至于移镇方式,他具体地指出了将北线、中线和东线全部打通的路径,他认为应当基本按照大回环的方式挪动,让方镇们摸不着头脑,倘若之前有人心存妄念,也可趁机将它们打消。

    出乎范质和李榖的意料,他们没有从王峻的方案中看出什么挟私的成分。而且平心而论,王峻说的有道理,只是具体方案尚需斟酌。

    接下来,宰臣们围着地图,就具体移镇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或建言。

    官家郭威也降阶来到地图前,不动声色听他们议论。议了半晌,待众人语声渐停,郭威方缓缓说道:“诸卿所言,皆有可取。朕听了半日,有了计较:先说东线。”他以手指图:“东线之中,青州符淮王不必动,兖州慕容彦超不必动,沧州放到北线中来移。……再说北线。北线的晋州王晏与中线的徐州王彦超对调即可,这两个人,一个抗辽劳苦,一个跃跃欲试,换换位置,皆大欢喜……”

    “……其他的,将北线与中线诸节度混合作一大圈顺移:定州孙方简移镇华州,华州王饶移镇贝州,贝州王继宏移镇河阳,河阳李晖移镇沧州,沧州王景移镇河中,河中扈彦珂移镇滑州,滑州折从阮移镇陕州,陕州李洪信移镇永兴,永兴郭从义移镇许州……最后,许州武行德移作西京留守……”

    他说完自己的方案,温和地看着他的臣属:“朕这个方案,诸卿有没有异议?”他的表情是那么平静,臣属们根本不可能从他脸上看出他心里在想什么。

    王峻这个人,也不知道在犯什么糊涂,有时候脑子里似乎多了点什么,有时候又似乎少了点什么。淮阳王符彦卿是他郭天子的儿女亲家,在青州呆得好好的,没有他本人的授意,外人胡乱去动符淮王做什么?能讨到什么好处?

    慕容彦超是刘氏的皇亲,刘子陂战役的敌方主力。对于周家政权,慕容氏绝不可能心悦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