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第一课(第1/2页)  不悔200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晓建在4231的下面写下一行,41221。然后陈晓建又在数字后面写上“全力进攻”。

    这样一来,陈晓建就将球队的阵型确定下来了。

    首发阵型就是4231阵型,以防守反击为主,讲求的是对场面的控制和稳定,尽量做到少丢球甚至是不失球,其次才是进球。

    当球队遇到落后等危险情况的时候,陈晓建就会进行阵型调整,变阵成41221阵型,以此来进行最后的搏命一击。

    陈晓建花了半天时间才把阵型确定好,心里松了口气,挠了挠头发呼了一口气,重要的一部终于完成,接下来就是往那些位置里面填入球员就好了。

    陈晓建将之前放置在一边的测试数据拿了过来,球员的位置安排也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事情呢。

    现在陈晓建要做的就是根据阵型来安排球员的位置,尽可能的发挥出所有人的能力。

    因为作为一支新组建的球队,所有的球员都是临时拼凑的新兵,不要说按照位置找人了,所有人都是临时被陈晓建召集的。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人平时都不怎么踢球或者根本就没有踢过球,所以陈晓建需要根据数据反馈来进行暂时确定位置,说不定经过一个暑假的训练之后,还需要对阵容进行调整。

    首先陈晓建需要作出选择的就是门将,一个好的门将可以顶半条防线。当然这是对于职业联赛中的顶级门将来说的。

    比如尤文图斯的布冯,皇家马德里的卡西利亚斯等等,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人顶的上半条后防线。

    但是这样的顶级门将毕竟只是少数,陈晓建对门将的要求就是均衡和稳定。只要做大这两项就好了,不要求可以做出种种神扑,只要能够扑出正常的射门就可以了。

    陈晓建翻看了一下所有人的测试数据,然后在门将的名字里面填上了丁彦一和熊良两个名字。

    丁彦一不是一般的学渣,因为丁彦一是二班的。

    丁彦一的个子有一米九,在陈晓建刚刚和丁彦一认识的时候,陈晓建还以为丁彦一是校篮球队的呢。

    毕竟长这么高的各自,一般都比较喜欢打篮球,而且个子高也比较容易得到体育老师的喜欢,看着就让人觉得是为了打篮球而生的,比较容易进篮球校队。

    但是当陈晓建和丁彦一玩的比较熟了之后陈晓建才知道,丁彦一完全就不是什么校篮球队队员,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学渣丝。

    丁彦一有个外号叫做“坦克”,说的就是丁彦一块头大,但是速度却慢。

    据说当初丁彦一在初中的时候就猛长个,初二的时候就长到一米八了,当时就受到了体育老师的重点照顾。

    丁彦一的初中体育老师就觉得丁彦一完全就是为了打篮球而生的,所以就拉着丁彦一去做了训练。

    等到训练的时候,体育老师懵逼了,原来丁彦一体力完全不行,速度也不够快,这就完全判了丁彦一篮球生涯的死刑。

    等到丁彦一上高中的时候,据说也被学校校队召集过,但是等训练之后也被同样的理由给退货了。

    但是在陈晓建看来这些却不一定都是缺点。确实,体力弱,速度慢的人即便是踢足球也很难踢出好的表现,但是在足球场上却有一个位置叫做门将。

    当其他位置的球员每场比赛都要跑到一万米以上才能称为及格的时候,一个能跑三千米的门将就已经被称为长跑型门将了。

    所以在体力这方面陈晓建完全不担心,相对应的,门将位置对速度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但是对反应速度的要求却比较高。

    而陈晓建发现,反应速度正好是丁彦一的强项。

    在今天的测试中,不管是面对大力远射,还是禁区内的推射,丁彦一都能很快的做出扑救反应,而且也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