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 龙争虎斗(十一)(第1/2页)  不悔200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比赛到了这个时候,场上的球员们和双方主教练都知道,最后的决战时刻就要到来了。

    第七十五分钟,双方教练陈晓建和钟勇言同时做出换人申请,乘着足球出界比赛中断的时间开始换人。

    双方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同样的默契,谁都没有留什么后手,连换三人。都想要在最后的时刻毕其功于一役,一击必杀。

    大岗队用陈志超c吴新扬c李飞龙三个人换下了刘辉c李兵和卞元亚。

    换人之后大岗队的阵型做出调整,从开场时候的4一1一2一2一1变阵为3一5一2阵型。

    原本的四后卫变成三中卫,林恒峰居中,李冰和陈志超分站两侧。

    五中场虽然人数没有变,但是站位却变了。拿掉了纯防守型后腰,由宋英杰c李彦锋和吴新扬组成三中前卫站位,边锋依然是沈思和石小宇。

    原本是龚昌出任的单前锋,现在加上了李飞龙。不过李飞龙的位置比较靠后,介于吴新扬和龚昌之间,算是踢的一个影锋的位置。

    这样的变阵主要就是撤掉了两名边后卫,这样一来,整个边路的进攻和防守都交给了沈思和刘忠飞。

    沈思和刘忠飞还不是边前卫站位,而是更加靠前的边锋。也就是说,大岗队在换人调整之后几乎是放弃了对边路的防守。

    整支球队的防守在撤掉边后卫和防守型后腰之后几乎就只是依赖于三名中后卫。

    中后卫的防守面积被放大到了最大化,一旦中路失手那么中后卫将直接面对金陵队前锋的冲击。

    金陵队这边同样做出了连换三人的调整,陶鸿朗c张阔和邱启宇三人换下了段毅c冯兴庆和刘琦。

    金陵队也从之前的4一3一3阵型换阵为3一5一2阵型。不过金陵队的阵型和大岗队又有些区别。

    陶鸿朗和秦子敏c陈阳两人组成三中卫组合,中场则由刘刚徐家乐和张阔组成。不过和首发阵型不同的是,张阔并不是中前卫,而是位置更加靠前的前腰。

    邱启宇则和拉边的廖俊友变成了双边锋,前锋则是项飞和邵建南组成。

    两支球队最大的区别就是金陵队中场是双中前卫和单前腰,而大岗队则是三中前卫。

    不过在比赛过程中,宋英杰c李彦锋和吴新扬三人都会轮流前插参与到进攻中去。

    而且两队都同时抛弃了边后卫,并且没有设置边前卫而是安排的两名边锋,其实这样的话,两队也可以看成是踢的四前锋的阵型。

    金陵队偶尔倒是会使用这样的阵型,这和金陵队偏进攻的建队思路是吻合的。而大岗队则是第一次用这样的搏命阵,虽然在制定球队阵型战术的时候,陈晓建有考虑到这样的情况,但是在比赛中还是第一次。

    陈晓建并不想将比赛拖入加时赛更或者是点球大战,那样的话,对大岗队其实更加不利。

    大岗队还没有踢过加时赛亦或者点球大战,陈晓建在决定和金陵队踢对攻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踢加时赛或者点球大战。

    双方换人调整之后,陈晓建和钟勇言两人都站在了边线旁边,这样的时刻两名主教练也同样紧张。

    不过相比较而言的话,其实还是陈晓建要好一些,毕竟陈晓建在做出和金陵队踢对攻决定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样的情况。

    而钟勇言则没有考虑过居然会有球队能够将自己带领的金陵队逼到这样的地步。整场比赛到现在,虽然双方场上的比分还是3:3的平局,但是看台上的球迷知道,场上的球员知道,场边的钟勇言更知道。

    这场比赛,金陵队处处受到限制,不是因为陷于对方的高压防守,而是在对攻中被压制了。

    尤其是在上半场金陵队连扳两球之后,中场休息,下半场开场就进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