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新军的较量 (一)(第1/2页)  不悔200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宋英杰作为队长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然后是惯例的双方球员互相握手致意,然后宋英杰和湖跺队的队长进行猜边。

    这一次是宋英杰赢了,宋英杰直接选择了上半场在看台的一侧。

    这也是之前陈晓建布置好了的,这样一来的话,上半场看台上同学不会那么亢奋,对大岗队的影响不会那么大。等到下半场的时候,双方换边,就完全可以打得更加从容。

    宋英杰挑完边之后,就是湖跺队先行开球。其实按照陈晓建的安排,最好的安排就是宋英杰赢得挑边权,这样一来的话也省去他们要让出控球权这一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动作,因为球权就在湖跺队手上。

    这场比赛陈晓建依然排出的是4一2一3一1阵型,不过这场比赛陈晓建对球队的阵型做了微调。

    因为陈晓建要求宋英杰要刻意减少前插进攻的次数,所以陈晓建将李彦锋的位置向后回撤了一些,站在两位前腰的身前。

    这样一来,李彦锋踢得就不再是前腰的位置,而是中前卫的位置。原本李彦锋踢前腰,球场中路前腰和后腰之间的空间就是给宋英杰前插时留下的,凭宋英杰的跑动和后插上的能力完全可以覆盖这样一片区域。

    现在宋英杰被陈晓建要求刻意减少前插,这样的话前腰和后腰之间就会有一片空档,于是陈晓建将李彦锋的位置略微的回撤,使得球场中路的位置不会太空。

    湖跺队排出来的是一个在高中联赛中不太常见的阵型,而且在现在的职业足坛也不是很多见的阵型,4一1一4一1。

    这样的阵型也能算是4一4一2的一个变阵,四后卫和四中场和4一4一2一样都是平行站位,不过两位前锋中撤下了一位,只安排了一个单前锋顶在最前面。

    另一位前锋换成了一名单后腰,这样的安排提高了球队后场的防守能力。

    陈晓建看了之后眉头微微一皱,湖跺队正常比赛的首发阵型和上一场打燕中队的首发阵型有变化。

    湖跺队和燕中队的第一场比赛踢的是传统的4一4一2阵型,可能是因为之前的比赛输的太惨,所以湖跺队在这场比赛中变化了阵型。

    陈晓建想了一下,又笑了。

    输球不一定是因为防守差,同样的防守差也不一定说添加一个防守球员就能解决得了的。

    一直成熟的球队,最为忌讳的一点就是首发球员和首发阵型不能固定。

    变化有变化的好处,根据对手的阵型做出相对应的阵型调整,克制对手,战胜对手。

    例如利物浦时期的贝帅,几乎每一场比赛都安排的不同首发,虽然说没有能够取得联赛冠军,但是一场荡气回肠的欧冠决赛,一座欧冠奖杯,几乎让利物浦梦回那个红军纵横的时代。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贝尼特斯,更多的球队和主帅都在这种无端变化中走向落寞。

    作为一个业余联赛,作为一群业余球员,这群学生球员的实力很难完成多位置的任务。那么同样的,他们也很难适应多阵型的踢法。

    这样是陈晓建为什么早早就确定好阵型的原因,陈晓建只设计了两个阵型,但是更多时候却只是一套阵型打天下。第二套阵型只是陈晓建的b计划而已。

    比赛开场之后,也果然如陈晓建所料,中场和后卫线之间多出了一个后腰,这样一来使得原本可能运转还算流畅的中路变得各种迟滞,湖跺队的中路球员明显变得不会踢球了。

    比赛的第八分钟,湖跺队左边前卫带球突进的时候被石小宇和刘辉两人联手夹击把球断下,刘辉和石小宇两个人断下球之后,石小宇把球传给刘辉就往湖跺队的半场压过去,刘辉接球之后,带着球就横向往中路带。

    左边前卫自然跟着球走,上前逼抢,刘辉直接横传把球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