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第1/3页)  九洲风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偶尔回京,像曾(纪泽)、唐(廷枢)这样的外派官员通常都临时租房住。曾、唐二人租的皆是东四朝阳门南小街毗邻的一座西式洋楼。来到一楼东侧敞亮的餐厅里,盛宣怀见长方形餐桌铺着雪白的桌布,上面摆放银质刀叉和水晶酒杯,碟碗则是里莫日的瓷器,这种洋瓷器细润光洁,边缘点缀着精致淡雅的花纹,看着主赏心悦目。按照西方的规矩,家宴时女主人不到场是不能开席的,唐廷枢便命去召唤夫人刘玉梅。经过多年的历练,刘家大小姐业已成为一位雍容华贵且洋派十足的贵妇人。今天她的打扮没有过于西化,烫过的长发高高地绾起,身穿圆领直袖对襟的绿缎长袍,足蹬金丝软底绣花鞋,见到盛宣怀后落落大方地一笑,微微躬身道了个万福。盛宣怀早听说唐廷枢的妻子姣美非凡,今日一见,的确名不虚传。

    双方分宾主落座后,正宗的法式宫廷大餐也一道道端了上来。唐廷枢事先吩咐法国大厨,菜肴一定要做得精致,每道菜都要让盛大人回味无穷。法国大厨使出浑身解数,从开胃的鹅肝酱伊始,什么香草蜗牛、马赛鱼羹、巴黎龙虾、芝士生蚝、红酒山鸡以及烤羊腿、煎牛排……大大小小一共上了三十六道菜,并且都依次搭配着地道的法国产干白、干红、白兰地、香槟等待葡萄酒。整套大餐吃下来,足要花费两个时辰。席间,唐廷枢一力称赞盛宣怀多年来对洋务及津沪发展的辛劳,衷心感谢他对唐家生意的照顾,接着唐廷枢又拿出两件礼物,一是送给盛夫人的波斯坦珍珠项链,一是送给盛宣怀本人镶有红宝石的金酒樽,据说这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一位公爵使用的。盛宣怀客气了一番,便笑纳了。唐廷枢说他不日就要和曾(纪泽)大人起程去英国赴任,恐怕没时间回天津看望家人,烦劳杏翁将他从法国带回的一些特产转交给养父大人文嵛,盛宣怀清楚,唐廷枢是想借此进一步拉近文家与自己的关系。不过这种人情世故上的事,也没必要推脱。盛、唐二人吃得舒畅,聊得更是投机。慢慢也喝得有些高了,不免对时局发起牢骚来。“廷枢啊,你是眼不见心不烦,不知道在国内办事儿多难。大清之所以能有‘同光中兴’,还不全仗办洋务?就说你们岭南和津沪,这些年给朝廷赚了多少银子,如今资金周转不灵,想找朝廷借点钱救救急,连一个大子儿都要不出来。堂堂的东南海关和天子门户,怎就这么不受待见?”“我是土生土长的岭南人,您这话,我太理解了。别看天津守着皇城,虎门守着岭南诸海关,朝廷的好处从来就轮不上咱岭南和津沪,但什么挨打受气冒风险的事,又都得津沪等扛着。光虎门和大沽口就让洋人揍多少回了?所以,我才跑到外面闯天下的。”“廷枢不愧是个有远见的聪明人哪。”“我聪明?没人比我再傻了。干什么不好,非去干译员和外交。朝廷斥责我们办事不利,老百姓骂我们是卖国贼,洋人又瞧不起我们。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您说现在还有比我们搞外交的更挨骂、更窝囊的差事吗?”“有啊,我和李中堂比你挨的骂多多了。老百姓恨不得用唾沫把我们淹死。”唐廷枢借着酒劲儿道:“杏翁,我不明白,当时我们曾大人给李中堂发了十多份电报,告诉他,法国自从和普鲁士干了一仗,几乎亡了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都割让了,这回又连战连败,他们政府的内阁都倒台了。跟他们谈判,怎么也不能谈成这个样子吧?”刘玉梅在桌下连踢了丈夫两脚,而后冲盛宣怀歉意地一笑:“您们谈的都是国家大事,我在这儿多有不便,恕我少陪了。杏翁,一会儿上的是法国天然的绿咖啡,味道很独特的,您可要多喝两杯。”看着刘玉梅的后影,盛宣怀忍不住感叹道:“廷枢,你真是好福气啊。”唐廷枢得意起来:“在下不是自夸,拙荆的品貌即便在京城也称得上是一流的。不过比起她的小妹,还是相形见绌,我那位小姨子才真叫个国色天香哎。”“咦,会有如此绝代佳人?那何不--”盛宣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