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逍遥湖中万剑鸣(第1/3页)  剑胆箫心侠骨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渔隐老人曾有言在先,胜了他手中那口太极剑,便能走出这片梅林,以后江湖万里,天高海阔,随他鲜衣怒马,快意恩仇。

    如今方余握着这口朴实无华的太极剑,握着这口“剑花开尽百花杀”的太极剑,快马加鞭,一路扬尘二百七十里。

    此去紫禁城走官道,遥遥两千里,出梅林,过襄樊,必经武当山。

    方余只希望能早一刻去往武当山,归还渔隐老人的佩剑,于逍遥湖洗剑之后,便可连夜赶去紫禁城寻找苏桐。

    传闻叶慕风死后,尸身葬于紫禁城不知名处,便是李树乔也未能寻到,只能黯然回了漠北建起衣冠冢。

    武当山北麓有一逍遥湖,武当弟子若是得道仙逝,便要托一人将佩剑带至逍遥湖,用湖中碧水洗去三尺剑锋上的戾气,洗去武当弟子今生手上沾染过的血腥,最终沉剑逍遥湖,如此死后方能逍遥,无愧三清。

    如今,逍遥湖中已有历代武当弟子佩剑万柄,湖水或可深百丈,不能见底。附近居民传言水底陆地之上,沉睡着一位深水龙王,他有一座碧瓦朱甍的宫宇,雕梁画栋,檐牙高啄。

    方余也是出了梅林方才知晓前些日子开阳真人仙逝于紫霄岩,逍遥湖方才洗去一柄掌教大真人的佩剑,如今又将迎来道统剑魁之剑。

    自己忝居南北十三省侠道魁首之位,于情于理都需去祭拜这位掌教大真人。

    方余已至武当山北麓峰下,便在峰下茶馆讨了杯茶水喝。

    这两百七十里路,方余一刻也不敢停歇,风尘仆仆,纵然人不离鞍,马匹也需要吃些草料,恢复脚力。

    何况早已给了店小二一些银两,烦劳他去往武当牌坊递上拜名帖,喝完这一壶采花毛尖儿,便可上山。

    一壶茶尚未喝完,却见一位牵青牛而来的出尘道长也走入了这座小茶馆,叫唤了一声:“小二哥,来壶毛尖儿。”

    在武当山方圆六百里地界,黄冠道士皆出自武当派,虽然“道不言寿”,但眼前这位道长英华内敛,已近花甲之年,显然在武当诸位道长中辈分不低,应是开字辈的高人。

    “道长,小二哥去武当牌坊帮在下递拜名帖,若不嫌弃,可与晚辈同饮一壶茶。”方余起身抱拳说道。

    “如此,贫道却之不恭了。”那道人倒也熟络,搬来板凳便坐下,拿起覆在桌面上的茶杯,自行倒了茶水,如牛饮水般,一口气喝了三大杯。

    这与方才牵青牛徒步而行的出尘模样大相径庭,那道士喝完三杯茶水,反手一抹嘴,接着问道:“少年郎,你来武当山是作甚?”

    “晚辈受人所托,归剑武当,洗剑逍遥湖。”方余呈上渔隐老人那口朴实无华的太极剑。

    那道人抽剑离鞘,见剑身上刻有“开泰”二字,心下大惊,抓起方余手臂,急道:“你是何人?为何会有我师兄佩剑?我师兄此人素来是生不离剑,你是如何拿到我师兄的佩剑?你快快说来,若有一字不实,贫道叫你领教一下武当十段锦的厉害!”

    “原来前辈乃是纯阳宫开元道长,晚辈失礼!”开元道长是当今武当派中唯一一位毕生钻研十段锦的道长,素来不爱武道,擅长炼制内丹。纯阳宫一脉莫字辈c青字辈的弟子在武当剑法上也要输给其他脉的弟子,但开元道长收徒,素来只是选挑些武学根骨稍差者,图的是一个憨厚本性。

    开元道长见方才怒发冲冠,自己才是失了礼数,逐渐松开箍住方余的手掌。

    “晚辈方余,与渔隐老人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情分,受他临终所托,归剑武当山。”方余娓娓道来。

    “你就是南七北六十三省的侠道魁首方小侠?何以证明?”开元道长打量了这位少年郎一番,疑惑问道。

    “晚辈在玉皇顶与莫庄真人有一面之缘,昔年岱宗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