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话 两个泥人(第1/3页)  密宗大阿阇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话两个泥人

    “天皇陛下,天皇陛下”一路急跑,一边呼喊着,只见传令官挥动着手臂在宫廷通道上往回奔跑。

    那个刚刚领命去请空海的传令官,急急的跑回来。

    嵯峨天皇有点生气:“叫你去请空海大师,怎么又跑回来了?”

    “天皇陛下”,传令官一边喘着气,一边回答:“空海空海大师已经到门外了。”

    “什么?空海,空海大师到了”,又惊又喜,嵯峨天皇甚至有点激动。

    “是的,天皇陛下,臣下刚出宫门,就见到宫门外有两个和尚,好像已经等待多时了”,传令官气喘嘘嘘的回复着天皇的问话。

    “为首的那个和尚说,他是空海,有要事,要面见天皇,已经等待多时,烦请通传。”

    “那,那快带他进来”,嵯峨天皇:“太好了,太及时了,正子有救了。”

    嵯峨天皇真的急不及待:“快,快带他们进来。”

    “已经将他们带到紫寰殿外了,天皇陛下是否马上要召见”,传令官终于透过气来。

    “快快传啊!”嵯峨天皇的声音有点颤抖,犹如溺水的人,捉住救命的绳索,最绝望之时,遇到救星。

    紫宸殿是平安京皇宫主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宽大雄伟,肃穆端庄。

    殿前是宽广的庭院,被称为“南庭”。

    殿前右边有樱树,开粉红之花,左有桔树数棵,结橙黄之果。

    殿中间是18层木台阶。

    殿内东西共有9间,长约33米,南北共4间,长约23米。

    大殿全部用刺柏为建筑材料,屋顶以刺柏皮压顶。

    中间房屋为主屋,四周房间为厢房。

    紫宸殿也称“南殿”或“前殿”,是天皇即位c元旦节会c白马节会c立太子c元服c让位c修法等举行最庄严仪式的地方。

    紫宸殿主屋的中央设“高御座”,右后设皇后用“御帐台”,是即位时天皇和皇后坐的地方。

    高御座在殿内正前的雕漆木台上,由圆形的宝盖亭与宝座组成。

    宝盖亭上方立着一只彩漆的鸾鸟,亭的八柱上缀有帷幄,漆画绚丽,金碧辉煌。

    相比之下,宝座显得小气不堪,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靠背椅子,不像中国c朝鲜的宝座那样雕龙画凤,造型奇巧。

    除了镶几块金片,垫块软垫就没什么了。

    高御座旁设有皇后的“御帐台”,形制与高御座一样,只是规模略小。

    嵯峨天皇坐在紫寰殿高御座之上,穿着桐竹凤凰的黄栌染直衣装束,头戴冠。

    直衣是贵族的日常衣着,是天皇及公卿们的日常衣着,除了j sè及象征位阶的颜色之外可自由选择颜色。

    平常是戴着乌帽子,手持折扇。

    乌帽子是chéng rén的男性贵族所戴之物,没有身份及文武的区别。

    11世纪前后分化为“立乌帽子”及“风折乌帽子”两种。

    在比较郑重的场合则是戴冠,直衣还要配“下覆”。

    台阶之下两个僧人,身穿白色底衣,黑色僧服,腰间束带,最外层披着huáng sè袈裟,头戴斗笠,手持锡杖。

    锡杖是僧人携带的道具,比丘乞食时,只能用此杖击地出声,请人出来,故又名声杖。

    此锡杖,头部用锡,中部用木,下部用牙或角制成。

    僧人持杖往外云游时叫做‘飞锡’。

    住下某处叫做‘留锡’或‘挂锡’。

    外出布教时叫做‘巡锡’。

    佛教举行宗教仪式时,有时也用短锡杖,一面挥动此杖,一面口唱梵呗。

    后来,人们在锡杖上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