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章 功名事(第1/5页)  拍翻御史大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望着在政事堂中高谈阔论的太子,李千里觉得比吃了苍蝇还腻味。

    再一看太子旁边始终无语的崇昌郡主,一想到这辈子第一批收进门下的学生中,竟然有人是太子的女儿……越想越火大,无声地「啧」了一声,别过头去,心中暗道:「多好的孩子呀?怎么偏偏是这个亡国妖孽生的?」

    李千里已经不是宰相,所以多日不入政事堂,今天是因为要议几件与御史台有关的事才被叫进来。结果一进来就看见太子坐在堂上指指点点,李贞一的堂批十件驳了九件,剩下那一件还挑三拣四个没完。

    李千里瞄了李贞一一眼,见他不管太子说的话有多无礼,都还能一一解释、不冒一丝火气,心中暗想果然是只成精的狐狸,这么沉得住气……韦尚书坐在李千里上首,将李千里脸上装严肃,其实心不在焉的表情尽收眼底,趁着众人不注意时,将案上便笺打个结,往李千里膝上一抛。

    他看了韦尚书一眼,韦尚书则往李贞一处看了一眼。李千里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一行字:为政以柔,譬如天关,天地否泰莫不隶焉。

    天关就是北斗七星中的末星摇光,也称破军,向来被视为主掌军事兵祸的凶星,为什么用天关比喻李贞一?既是天关,理当凶悍刚强,怎么会用「柔」字为注?

    「……殿下所言,老臣以为尚需与户部、度支并淮南转运使协调后,方能实行,贸然如此……」

    「这怎么是贸然!轻役薄赋,于百姓难道不是好事?」太子直眉瞪眼,气势汹汹。

    减赋一事,早不提晚不提,偏拣着你娘要建宫、你要登基的时候减赋?脑子有洞、胸中无墨的混帐亡国妖祸国孽!减赋给你成就仁君名声!你叫整个朝廷明年怎么过?李千里冷哼一声,若是在往常,他早就出言讽刺,但是他最近总觉得懒得说话,在御史台内办公,也觉得失去什么似的,提不起劲来。他低头默默喝茶,装作没看见崇昌郡主忧郁黯淡的眼神,也装作没看见对面户部尚书杀鸡抹脖子似地挤眉弄眼,要他出来说句话。

    户部尚书见李千里不搅和,心中不知把李千里八代祖宗一家老小连带新娶的虞璇玑问候了几千几百遍,想藉此压住火气,但还是听不下去了:「殿下,减赋虽是德政,但是如今财政紧缩,不宜……」

    「紧缩?去岁丰收,怎么会紧缩?你管户部管了这么多年,抠东挖西的,结果倒落了个财政紧缩?」太子冷笑,一扫往昔万事皆好的态度,咄咄逼人:「藏富于民是朝纲国本,从前增赋是因为要打仗,这些年也没打起来,怎么还会紧缩?是你管束不力?还是根本想从百姓口中掏食?」

    户部尚书一开始被他气得脸色苍白,听完却不怒反笑,起身一揖:「殿下说这话,真个羞煞老臣,横竖一切皆是老臣这漏斗、钱妖罪孽滔天。殿下不忍心剥削百姓,索性一文钱的税都不要了,所谓藏富于民、独穷国君,穷到连臣下也养不起,就让满朝文武别干了,回家种田去,那才真是千古未有之尧舜治世。老臣剥削百姓,恶贯满盈,管不了殿下这古往今来第一仁君的户部,请殿下找个没米也能煮出一案好菜的无敌仁者吧!」

    说完,当着太子笑嘻嘻地一揖,刚一转过脸,随即变了怒容,拂袖而去。太子自是拍案大怒,韦尚书装模作样地劝了几句,太子兀自坐在位置上生气,崇昌郡主兀自一语不发地低头看着自己案上的卷轴。

    李千里默默地观察堂中诸人的动静,只觉得气氛有点诡异,半晌,却听李贞一叹了一声,徐徐劝说:「殿下……殿下有心为民着想是好的,只是这么干,岂不是寒了户部尚书这一片老臣之心?他为了大梁,殚精竭虑、开源节流,能撑到现在,已是很不易了。万千官人,谁没有个一错二过,殿下不宜太过苛责才是。」

    太子喷笑出声,毫不掩饰地说:「这话给谁说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