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章 新妇子(第1/5页)  拍翻御史大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李虞二人的婚宴上,身在关东的台官几乎到齐,只有河东董监察与淮南河南柳刘二位监察都没有出现,因为他们全都集中到了武宁镇战场上。董监察一直都跟在河东裴节帅处,前脚送走李千里,后脚就从神策军那里传来消息,说是武宁镇大乱,要求河东军南移助阵,于是董监察随即写信入台,而留在东都的韦中丞当机立断,命柳刘二位到宣武镇中待命。此事在李千里回东都后,并无异议,因此,柳刘董三位都还不知道台内又多了一对新人。

    李虞合婚一事,虽有韦尚书迅雷不及掩耳的喜帖策略,还是搅乱了东都官场这一池浑水,溅起满天水花,什么乌鳖杂鱼王八龟孙都跑出来了。李虞二人结婚隔日是旬假,一群留直的东都官员正好趁机来聊这本年最大八卦。

    发苍齿摇的饱学宿儒的老博士撑着手杖,颤危危地抖着长音「师徒徒如如……如父子,岂有……岂有父子合婚之……之理……咳咳……咳咳咳……呕……」

    「不过他们只差七岁,而且虞里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所以还好啦。」娶了自己远房同庚表姑为妻的东都宗正寺丞说。一边说,一边打开婚宴后分送的喜食盒子,尺半见方的红漆盒里,放着九子粽与桃华糕,那九子粽用九色丝线绑着,象征着多子多孙,而那桃华糕则以花染色,内中夹着渍桃脯,糕上放着一张纸,印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女人一过三十就显老,倒是李台主,看着跟虞里行真的差不多。」东都著作郎等宗正寺丞拿刀切了糕,闲闲地拈了一块放进嘴里「做的不错。」

    属主父派系的东都中书舍人,看也不看那些点心一眼,兀自冷冰冰地讥笑「说来,李台主还真敢,中晚年有几个女弟子添香也不算什么,只是虞璇玑就是再有才,也是三十多的妇人了,哪比得上青春鲜妍的小女子?再说,妇人家以诗文扬名,大多放荡,她一非天姿国色,二有官衔在身,若李台主欣赏才华不计较姿色年纪,那也不必娶个女官,若论天下妇人之才,虞璇玑怎比得西川女校书薛虹渡?再说,薛虹渡是李国老为她出籍的,李国老做个便宜媒人,不比韦相公强?」

    众人听得薛虹渡,都哄笑出声,大理少卿打开一颗九子粽「唷?莲子的?我说郑舍人,你也太阴损了,薛虹渡成名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李台主娶薛虹渡?是娶做娘子还是做娘?」

    「横竖李台主打小没娘,这不有娘又有娘子,而且有个娘来,才让他知道什么是家教。」中书舍人显然积怨已久,把精心修剪的美髯一掠「再说,薛虹渡除了年龄大些,其余的,跟虞璇玑有哪里不一样?」

    众人顿时静默,宗正丞挑起的一块糕还插在刀上,大理少卿的九子粽粘在牙上,一颗莲子骨碌碌地滚出来,半晌,著作郎才干笑了几声「啊哈哈、啊哈哈……大家怎么不吃糕啊,糕做的不错啊……来来,岑博士您老吃点,这糕做得软,吃着不费劲。」

    「粽子包莲子,那大概还有包栗子枣子松子桃子李子杏子……什么子的,大家都吃吃看啊……做得真正好。」大理少卿见状赶紧拿过剪刀把彩线剪断,一人塞了一个,也往中书舍人那里塞了一个「郑舍人,吃一个,真的好吃不骗你。」

    众人为了避免说话的尴尬,都低头吃起粽子来,又都偷眼看着脸上冷笑不绝的中书舍人,一见他回看,便好像窥破什么似地低下头继续吃粽子……这人是后台硬还是腰杆挺?薛虹渡虽是才女佳人,却是天下闻名的□□,说她与虞璇玑无不同,这不是骂李台主娶个□□做夫人吗?中书舍人用手指拨着那个只有孩童手掌大小的粽子,扬眉望向窗外不远处的鸱尾,那里是中书令厅的所在。

    ※※※

    这头皇城内议论纷纷,那头铜驼坊中,新房外的闲人们早已散尽,韦尚书到底是个知情识趣的人,所以主动地删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