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章 贺新郎(第1/5页)  拍翻御史大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都韦家宅第灯火通明,堂中韦尚书拿了一份〈通婚书式〉,用端楷认真地写在撒金红茧纸上,卷好了放在长一尺二寸、宽一寸二分的楠木红漆函中,再在函面题上『谨上宗夫人阁下皇朝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彭城郡公驸马都尉韦据源封自』,用五色线在函中身处的三道路子上缠定。然后又提笔按著书式,以梅娘的名义回了一封答婚书,也卷好放在函中。此时听得脚步声响,却是韦中丞入得门来。

    「阿爹找我?」

    「是啊,秋霜不擅诗,我真怕他明天的催妆诗不入流啊,你既充作男傧相,干脆写了诗以备不时之需吧!」

    「还好当年他的座师是阿爹,否则就凭他那平板无趣的诗,怎么可能中得进士。」

    「政才半由天赋半自磨练,文才亦然,唯独诗心养不成,作不得好诗、为人平实,不一定宦途难成,可惜朝中众人不明此理,一味以文采华贵高妙为尚……呵呵呵,不过秋霜的诗真是做得很差,要不是我那时顺手给他改了几处,还真不好交差。」

    韦中丞一笑,他记得李千里那年考的是七言绝句,二十八个字还劳驾主考帮忙改几处,可见做诗做得之差,他摇着头说「阿爹,儿当年考进士、十几年前娶妇,也不见阿爹如此操烦,台主莫不要是儿失散的弟弟吧?」

    韦尚书呵呵一笑,看着儿子那张与他十分相像的团脸「若得子如你二人,兄弟齐心其力断金,别说一个御史台,就是梁国也顶得起来。」

    韦中丞在父亲面前,收起了在人前那套太平拳和假笑,坏心地说「还好他是阴表姑生的,不是儿的亲弟弟,要有这么脸又臭嘴又坏心又黑的弟弟,一出生就把他捏死算了。」

    「啧……你还记着当年他脱你裤子的事?」韦尚书一针见血,果不其然看见儿子脸色一黑,于是又捻须笑着说「都三十五六年前的事了,他那时才两三岁,见你裤子漂亮,所以想扯下来看看也不算什么嘛……」

    「不要跟我提到这事!一想到就想在茶里放点什么毒死那臭小子。」韦中丞咬牙切齿地说,可恨哪!那时他五六岁,被居官在外的父亲带去陇西探望表姑,在陇西住了几日,正喜欢上李家一个与他同庚的女孩、算起来是李千里的堂侄女,想牵牵她的小手去看花,自然不想那黑心小跟屁虫一起来,结果一踏出门,却发现腿上一凉,黑心小跟屁虫竟然从后面把他那件上等纨裤扯了下来「要不是他后来居中牵线让我娶得镜善,我才不做他的副手。」

    「镜善虽是秋霜的侄女,却跟秋霜一点不像,实在是难得的贤妇。」韦尚书赞同地点着头。

    李镜善是中丞夫人的闺名,这位比李千里年长数岁的堂房侄女后来还是嫁了韦中丞,虽说韦中丞因此矮了李千里一辈,有时李千里来家闲坐,还得跟夫人叫一声『三十二叔』,让他很不甘愿,不过家庭幸福还是远高于这种小委屈。更何况这位李夫人十分贤德,不但不管丈夫饮酒作乐,还主动让出家生小婢为媵,家妓也安置得妥当,韦中丞分宅另居后,便将生母迎来同住,李夫人对婆母百依百顺,全无五姓女的气焰,对于韦氏父子来说,李镜善确实是相当理想的宦门夫人。

    「镜善老念叨着她三十二叔眼看着要变老旷男,整日想着给他做媒,结果没一回成功,此番若是在西京成亲,镜善肯定欢喜。」

    「此事还是干得迅雷不及掩耳才好,西京距此不过三四日路程,走漏了风声,太子父子俩狗急跳墙,保不定干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来。」

    「阿爹说的是,不过刚刚才送帖子会不会太迟了?只怕客人到不齐啊!」

    「送帖子又不是要他们来,是要他们知道秋霜结婚的事,将来好做证。」

    韦尚书又交代了些注意事项,什么明日一早一定要盯着李千里,以防他说出什么混帐话触霉头;换衣服也要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